•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初中生受挫分析及对策的研究 张月芳

    初中生受挫分析及对策的研究

    ◎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  张月芳

    目前,素质教育已在教育领域如火如荼,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挫折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部分,应长期坚持,特别在当前人们道德情操滑坡,学校德育工作急需加强的时期,强调和实施挫折教育更是非常及时的。

    从心理学角度讲,挫折是个体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的一种形态。挫折教育是让学生遭受挫折失败,品尝痛苦,经过反思、正确对待挫折失败的一种教育,是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顽强坚毅的斗志,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发挥潜在创造力的一种教育。挫折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懂得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挫折难以避免,在于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适当处理挫折失败,调节情绪,从而达到个人成熟心理的水平。那么,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有哪些呢?

    1、学习过程中带来的挫折

    指由于学习成绩一直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求知欲望得不到满足产生的一种障碍。

    (1)好学生偶尔失败的挫折。有这么一位女生,平时学习相当刻苦、踏实,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只能好不能差”的心态极为强烈,缺乏对失败的准备心理。偶尔一次数学考试考砸了,便在自己的心理上留下了阴影,情绪低落,日思夜想,非常苦闷,既影响了身体健康,又影响了学习。

    (2)差生的学习挫折。有一位男生,从他内心讲,非常希望把自己的成绩提高上去,对自己也有非常大的信心,同时为了这一目标也付出自身非常大的努力,但几次考试下来,成绩还是止步不前。一段时间后看不到自己的希望,就此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还出现了自暴自弃的现象。

    2、人际交往引起的挫折

    人际交往是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人们获得愉快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有些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情绪极不稳定,控制能力较差,在家与父母,在校与老师同学关系处理不当,想法偏执,没有讲知心话的朋友,经常受到同学排斥、讽刺,又不能接受他人的正确引导,从而导致一些极端行为的发生,如离家出走、顶撞老师、与同学打架等等。这样的人,同学们也往往不敢与他们接近,以致他们只能独来独往,把自己封闭在一个极为狭小的空间范围中,使自己走进了一条学习、生活的“死胡同”。

    3、家庭教育不当引起的挫折

    卢梭曾经说过:“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自己,教他经常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放在眼里,教他在必要时候在冰岛雪地里也能生存。”但是,当前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家庭往往是难辞其咎的。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有些家长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的陈旧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读好书就行了,不敢放手让孩子去锻炼和磨砺自己的意志。父母自己含辛茹苦,而对孩子呵护倍至,包办了他们的一切。而孩子们成了顺风船的乘客,过分信赖父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坐享其成,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当遇到挫折时就显得软弱无力,经受不起任何打击,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会情绪低落,消极悲观。

    当代学生面对挫折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击。作为老师,我们应如何提高学生对挫折的心理应变能力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首先,引导学生正视挫折

    教师对待学生中出现的种种心理挫折,要正确引导,使他们能真正认识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挫折并非洪水猛兽这样的道理。要让他们懂得,假如一个人一直是一帆风顺的,一旦出现挫折,就可能引起较大的情绪波动,甚至出现较强的情绪对抗,造成严重的后果。为此,可以结合具体事例来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如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时,曾经历过不少挫折。南昌起义后期,部队在攻打城市时遇到困难,毅然提出“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思想;曹雪芹在“举家食粥酒常赊”的逆境中写出了《红楼梦》;司马迁在受到宫刑凌辱时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蒲松龄科举受挫写出了《聊斋志异》;张海迪战胜病魔自学成才等等,以这些事例来教育学生以顽强的意志对待挫折,同时又结合反面事例教育学生在挫折面前千万要冷静,不能走极端。如北师大一学生因找不到工作悲观失望,在巨大的挫折面前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做带来的痛苦不幸不止是个人的,而且牵涉到家庭和社会。

    其次,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人际关系的教育,介绍一些人际关系的准则,使学生在理解、关心、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验美好的道德情感。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和主题班会。这样,通过创设各种具体生动的情景,给予他们理论和实践的辅导,让学生多一些切身体验,少一些空洞的说教,增强学生人际关系的感受能力和协调能力,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作为班主任,要动员全班同学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同学,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同时又要专门找那些心理有些偏激的同学谈心,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不能正确对待别人、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使自己陷入孤立境地的根本原因,并建议他们扩大交际范围,多与同学探讨,逐步转变同学们对他们的看法,使自己真正融入班级整个集体中。

       最后,引导学生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学生一旦遭受困难产生心理挫折后,往往会情绪紧张,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因挫折产生的不良情绪合理宣泄,使其恢复到理智状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不能就事论事的采取简单批评,还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意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宣泄心理压抑情绪的方法,多找其谈心,坦诚交换意见,或可以向自己值得信赖的人倾诉,以求得心理的平衡。有这么一个男生,他聪明机灵,但苦于习惯的不好,又不能及时改正,这样的学生特别需要老师的关心与引导。为此,在对他教育过程中,并没有指责其不遵守纪律的行为,而是尽可能以一个倾听者的身份耐心听取他的心里话,设身处地的为他出谋划策,同时教导他要多看看自己的长处,坚定自己的信心。一段时间以后,该生逐步树立信心,慢慢地转变了。

    挫折教育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它涉及到思想教育,又离不开心理教育,它需要班主任的细致耐心,又需要运用巧妙的方式方法。班主任必须以真诚的心对待,不断探索,才能取得一定成绩。

     


    点击次数:193  发布日期:2022/9/25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