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背景下如何设计初中英语作业 李明璐
减负增效背景下如何设计初中英语作业
◎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同和镇初级中学 李明璐
摘要:减负增效已经成为了当前学校教育转变教育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作业作为教学中的必备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但是过度增加作业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在减少学生过重学业的同时,如何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现状分析,提出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主要途径,介绍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案例,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减负增效;初中英语;作业设计
减负增效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构造素质教育的宏伟蓝图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初中英语教学处在诸多的问题,在作业的设置上,结合减负的背景,要想实现增效的目的,必须要优化英语作业设置模式,从实际出发,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改变学生对英语的厌学情绪,积极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现状
“题海战术”是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产物。在这种观念下,教师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讲授知识点,布置、批改和讲解大量作业。通过不断地重复练习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熟练度。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更辛苦,教学矛盾更加突出。纵观这一教学模式下作业的设置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进行题海战术。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出发,盲目进行题海战术,从而导致学生陷进题海中无法自拔;二是作业设计没有目的性。在英语作业的训练中,教师在作业的选材上往往没有针对性和层次性,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影响了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作业监督管理不当。学生在进行英语作业的训练时,教师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模式,从而促使学生的自觉性不高,导致学生没有形成统一的思维意识,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优化作业设计,不断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二、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主要途径
增加趣味性。由于英语教学对于初中学生是处在教育的启蒙阶段,自身的理解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有待加强,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初中英语课程来讲,吸收能力较慢,因此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即兴致,是一种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英语作业的设计上,要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把英语融入生活,积极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将单调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提高学生的活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只有在英语作业设计上标新立异,结合学生的特点,设立不同的兴趣点,才能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达到减负增效。
注重实践性。在英语作业的设计上,不能只在单词上进行强化训练,在写作上也要适时调整。在内容的设计上,不能只局限于教材,要善于挖掘个性化、社会化、生活化的主题,注重意境的开放性、探究性。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开展英语接龙、英语演讲,编制话剧进行表演,在早晨进行英语广播,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设计,从而提高学生英语的运用能力。
注意适量性。在英语作业的设计中,要摆脱传统题海战术的束缚,充分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突出重点和难点,在具体的作业设计中,通过强化重点和难点训练,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知识。同时,在作业量的设计中,要严格按照国家常规管理办法来实行,从而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优化作业结构。英语作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第二语言,具有特殊的地位。在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来加强训练,从而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提高。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教师要优化作业布置,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通过书面、口头以及听力的形式来展开教学。在英语作业的内容上,要注意联系生活,丰富形式,转变学生对英语的厌恶情绪,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实现自我的突破。同时,在作业内容的设计上,还要注意重点和难点的设计,通过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把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知识相结合,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例如在强化学生的口语时,要重点观察学生口头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同时还要强化表达的流利性,通过规范学生的语言运用,从而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注意时效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于英语作业的布置比较随意性,教师通常只注重题量,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吸收能力,因此在减负增效背景下,要注意质量的提升。在英语作业的布置中,教师要统筹全局,制定一套全面的教学模式,严格按照时间来进行训练,突出重点和难点,不能在知识内容上停滞不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案例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本人从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出发,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对初中英语的作业设计如下:
作业1——小小直播间。作业要求:(1)为父母做一份水果奶昔;(2)解说制作步骤;(3)直播制作过程。设计说明:本作业是基于八上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ectionA而设计的。通过课本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制作奶昔所需的食材,熟知了奶昔的制作过程。美食对孩子诱惑力很大,学生特别想亲自上手。学生对网上小视频很痴迷。作业和直播的结合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作业设计的目的就是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动手实践。边做边解说,复习了课本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作业2——身临其境。作业要求:(1)观看电影《127小时》;(2)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进行配音。设计说明:本作业是基于八下 Unit 1 What’s the matterSectionB2b He lost his arm but is still climbing而设计的。文章讲述了Aron Ralston在登山时深处险境,断臂求生,永不放弃的故事。故事很励志。他的经历被写成了书《生死两难》,被拍成了电影《127小时》。学生通过课本的学习对故事内容有了粗略的认知,但是很难体会主人公的心路历程。观看原版影视作品是英语学习的有效途径,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真实的语境感受作者的心路历程,体会决不放弃的精神。懂得在面对困境时要懂得取舍,自己的生活自己掌控。
作业3——志愿者在行动。作业要求:(1)记录自己的志愿者活动;(2)表达自己的感受。设计说明,此作业是基于八下Unit 2 I w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而设计的。本单元的话题是志愿者服务。通过课本的Section A 3a和Section B 2b文章的学习学生对于志愿者服务有了一定的了解。课本的学习是在3月份,而3月份是雷锋活动月,各班都组织了形式各异的“志愿者在行动”的社会服务实践活动。作业的设计很应景。学生的实践体验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写作素材,让学生有事能写。课堂上已有的知识储备让学生有话会写。两者的结合,让学生的书面表达不再是闭门造车。巩固课本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业4——你说我听。作业要求:以Should kids take after-school class为题进行3分钟演讲。设计说明:本作业是基于八下 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SectionB 2b 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而设计的。课文围绕着学生压力过大,要不要上辅导班而展开。课本展示了家长和专家对此事的态度和观点,却没有课外辅导班的主角的发声。此作业的设计,给了学生发声的机会,课本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了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三个层次:观点,原因,结论。课外辅导班的得与失,学生最有发言权。学生准备演讲稿的过程复习了课本知识,公开演讲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口才,吐糟辅导班的问题宣泄了学生的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在减负增效背景下,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初中英语作业的布置上进行合理设计,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1] 张荣琴.“减负增效”背景下如何设计初中英语作业[J].才智,2012(17).
[2] 周兆栋,陈志琴.新课程理念下对英语作业设计中减负增效的探究[J].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07).
[3] 林中训.减负增效―初中英语课后作业合理性和有效性的研究[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11(12).
[4] 吴娟.初中英语作业布置如何“减负增效”的初步探究[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