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小学语文校本化作业设计新思考 张春梅 万洁虹
农村学校小学语文校本化作业设计新思考
◎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凤村学校 张春梅 万洁虹
摘 要:双减背景下,“减负.增效.提质”已成为中国教育的主旋律。一份高质量的教学作业迫在眉睫。就农村学校小学语文校本化作业设计而言,共有以下几个新思考:结合时事让作业更具家国情怀;联系实际让作业更具生活气息;情感熏陶让作业更具人文性;以实践操作让作业更添趣味性;学生参与设计让作业更具吸引力;紧扣课外阅读让作业更具拓展性;立足课本让作业具有语文性。
关键词:农村学校;减负;增效;提质;小学语文校本化作业;新思考
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再认知的过程,一份高质量的教学作业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拓展思维、提升视野。传统作业题量大,缺乏创新性与创造性、缺乏实用性与操作性,是机械的填鸭式作业,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求知欲,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以本校一学期以来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实践为基础,整理出了以下几点新思考。
一、结合时事让作业更具家国情怀
时代在高速发展,知识也在不断推陈出新。语文的教学不仅依托于课本,也应与时事紧密结合。把时事政治融入语文作业,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语文技能,也能让孩子感受祖国的日新月异,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正式开课。我们首先让学生通过直播感受太空生活的奇妙,接着让学生搜集关于太空的相关资料自行答疑,最后让学生通过表格的方式将神奇的太空生活记录下来。
这份作业结合热门的天宫课堂,以观看直播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质疑与探索,学生在探索中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最后通过表格的方式记录太空生活,既回归了语文的本质,又没有增加学生的负担。
二、联系实际让作业更具生活气息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生活服务。布置有生活气息的作业,把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感觉到语文的实用性,削弱学生对语文的恐惧感,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信心。
例如:阳春三月,春和景明。我校开展了一次“拥抱春天,语美同行”手抄报比赛,让学生在风和日丽里感受春天的美好,用稚嫩的画笔留下春天的绚烂。
比赛允许三人以内的合作,在创作之中,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创新创造能力飞速提升。与此同时,一些书写较差的同学也意识到了书写优美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是一场语文与美术的完美碰撞。
三、情感熏陶让作业更具人文性
任何学科都离不开情感熏陶与人文关怀,语文也不例外。脱离了情感教育,语文的教学就是没有灵魂的空壳。因此,在语文作业设计中,少不了情感熏陶。
为妈妈洗脚,给爸爸捶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对爸爸妈妈说一句您辛苦了……这些作业看似老套,好似与语文学习毫无关联,其实不然。通过这些作业,孩子们能体会到家人的不易,促进亲子关系更加和谐,也为记事类作文积累了真实素材。
四、以实践操作让作业更添趣味性
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基础字词的反复识记。可语文的识记只能通过机械的朗读、抄写来完成吗?在一年级拼音教学时,老师匠心独运,把孩子们钟爱的橡皮泥带入了课堂,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口令把橡皮泥捏成各种拼音的形状。学生们沉浸在捏橡皮泥的快乐之中。一节课结束了,孩子们玩高兴了,拼音知识也钻到孩子们的脑袋里了。
这次成功的作业设计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课本剧,连环画等更多新颖的巩固知识的方法也进入了作业设计,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五、学生参与设计让作业更具吸引力
传统作业都是老师布置,学生只有听从照做的份儿,这使得学生产生抗拒心理,不做、乱做者甚多。学生和老师都背负巨大压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校老师将部分作业布置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当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良好时,就给予学生自由布置作业的权利。中高段的学生,享受自由布置语文作业的权利,为了体现自己的诚信,大多都会认真完成自己布置的作业。因此,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对学生具有较高的吸引力,能有效防止学生不做、乱做作业情况的发生。
六、紧扣阅读让作业更具拓展性
如果说教材是语文的根,那阅读就是语文的叶。要想大树枝繁叶茂,大量的阅读必不可少。
为了落实阅读教学,我校每周开展一节专门的阅读分享课,让学生自由展示自己本周的阅读成果。其内容大致分为:摘抄笔记、阅读感悟、人物评价、故事分享、思维导图、手抄报、课本剧表演......多角度、全方位的阅读指导及展示分享,让作业更具选择性和拓展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稳定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锻炼了学生听、说、写的能力。
七、立足课本让作业更具语文性
万变不离其宗。语文校本化作业设计要新,也要立足课本。吃透课本,弄懂每个单元、每篇课文、每个课后练习的目的,针对这些目的去设计有效的作业设计,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四年级年级上册的“神话故事”单元教学中,为了让孩子们走进神话,老师让孩子们把课文自行创编、排练,通过课本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何根据课文创编?道具由谁负责?角色如何安排?评分标准如何制定……一个个问题浮现,又被孩子们解决。整个过程中,课本里的神话故事不仅得到巩固,还因为孩子们的创作被赋予了新的灵魂。作业的语文性在这里得以体现。
实践表明,通过以上七种方式设计出来的小学语文校本化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力,全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减负·提效·增质”不再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