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多样的练笔形式提高低段课堂小练笔的有效性 高 艳

        多样的练笔形式提高低段课堂小练笔的有效性

      ◎    云南省玉溪聂耳小学        

    摘要:课堂小练笔是把阅读与写作、积累与运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综合性练习,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激发学生进行创作的有效途径。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课堂小练笔这一得天独厚的形式,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在语文课堂上灵活多变地安排多种形式的“小练笔”,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能提高课堂小练笔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小练笔;多种形式;有效性

    课堂小练笔是围绕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写作练习,它把阅读与写作、积累与运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综合性练习,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激发学生进行创作的有效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让学生真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真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课堂小练笔要么为练而练,流于形式,要么被忽视落实,没有充分利用课堂小练笔这一得天独厚的形式,指导学生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中的读写目标,促进读写结合,使阅读教学进一步深化。因此,笔者认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在语文课堂上灵活多变地安排多种形式的“小练笔”,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从而提高课堂小练笔的有效性。

    一、仿写——依托教材,以文引文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我们的语文教材是一本素材丰富的作文宝典,题材应有尽有,内容文质兼美,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因此,依托教材让学生仿写,使写作训练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渐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逐步习得写作方法。

    仿写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仿典型句式。对那些用词准确、描绘形象、生动的句子进行仿写,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锤炼语言能力的最佳方式。如教学《家》时,在学生领悟课文语言形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        的家。”的句式仿写,学生写道:“小河是鱼虾的家。”“南极是企鹅的家”“地球是人类的家。”……最后,我将孩子们的写话串成一首优美的儿童诗,学生兴奋感叹:“没想到我也成小诗人啦!”二是仿精美篇章。段落、篇章结构是文章的框架,借助范文指导学生仿写,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如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时,由于文章的局限,作者只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事物,给孩子们留下许多创造的机会。学完小诗后我让孩子们仿写这样的小诗(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学生写道:“柳树妈妈有办法,她让孩子们藏在柳絮中。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椰树妈妈有个好办法,它让孩子睡在“小船”上。只要有水轻轻流过,孩子们就能到处安家。”……有了范文引路,孩子们写起来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既有仿效,又有创新,掌握了作者的巧妙构思,为他们以后的写作打下了一定基础。

    二、扩写——展开想象,添枝加叶

    扩写是对原文进行扩展和充实,把简略的原文扩展需要充分展开想象,进行合理的创造,可以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仿写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扩展情节。语文教材中,有的地方意犹未尽,有的地方写得含蓄、简练,给学生的思维留下空间。如《黄山奇石》一文,课文具体描写了“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奇石,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则一笔带过。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抓住岩石的特点,发挥想象写几句话介绍这几块奇石。学生写道:“‘天狗望月’就更吸引人了!远远望去,那几块巨石就像一只天狗。它两条前腿直立着,后腿趴在地上,仰着头,注视着月亮,好像一口就要吃了月亮似的。”“在一座高高的山峰上,有一位“仙女”裙带飘舞,坐在石凳上,她双手抚琴,眼睛注视着远方,这当然就是有名的“仙女弹琴”了。”……二是观图补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配有生动形象、色彩鲜明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些插图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随文练笔的机会。如一年级学习汉语拼音“aoe”时,若让学生一遍遍机械地练读,学生很快就会乏味,甚至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可利用插图引导学生用“aoe”三个字母编故事:有个小女孩爱唱歌,每天到河边练声:aaa,她的歌声真好听,引得大公鸡也仰起脖子唱:ooo,鹅妈妈听见了,也带上鹅宝宝一起来唱歌:eee。原本静止的画面,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之下,让学生浮想联翩,使静止不动的画面灵动起来,变成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故事,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改写——合理构思,整合语言

        改写就是在基本不改变文章主要内容的前提下,改变文章形式的一种练习。低段改写主要是古诗词的改写,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将古诗词改成现代文。如学完《小儿垂钓》后,有学生改写到:一个头发乱蓬蓬、面孔稚嫩的小孩子在河边学钓鱼,他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高高的野草掩映住了他的身影。一个路人过来想问路,小儿生怕惊动了水里的鱼儿,远远地就向路人招手,不敢回应过路的人。学生在改写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又提高了语言组织水平和对材料的整合能力。

    四、续写——抓住留白,发散思维

        续写是从原文出发,遵循原文的思路,对原文作延伸。有些课文虽然已经结尾了,但意犹未尽,让学生有很多猜测的空间。这样,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通过合理想象,把这些悬念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变成自己的作品。如《坐井观天》一文,青蛙跳出井口后会干什么?课文没有写,我抓住这个留白点,引导学生练笔:“青蛙如果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或说些什么呢?”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写道:青蛙跳出井口后,看见了一望无边的蓝天,许多鸟在蓝天白云里飞翔,地上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和小动物,它后悔极了,心想:小鸟果然没骗我,外面的世界真大,我该早点跳出井口来。下次见到小鸟,我一定要向他道歉!”这样的续写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思维空间,是对原有文本的拓展和超越,展现了学生个性化的思维风采,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能力。

    五、实写——感受生活,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实写就是面向生活要材料,引导孩子将生活之美及时记录下来。低段实写可以从简单的日记入手,如六一儿童节这天,班上的孩子写道:期待已久的六一儿童节终于到了。中午我早早地来到教室,等待同学们一起过六一,今天的节目真丰富:有表演跆拳道的,你看他们的胳膊和腿是那样的刚劲有力,动作是那样敏捷;有跳舞的,他们穿着漂亮的衣裳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还有唱歌的,那歌声清脆悦耳,在整个教室回荡。还有表演魔术、手鼓舞、讲故事的……内容繁多,有趣极了。我们还分享了自己带去的各种美食。一下午的时间匆匆过去了,那份愉快的心情却在我的心中游荡,这个六一真开心!我手写我心,真实自然。

    此外,像看图写话、绘画小日记、奇思妙想等也可作为小练笔的训练形式。总之,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在日常的多种形式的反复训练中得以提高的教师善于在阅读教学中挖掘读写结合训练点,巧设小练笔,让多种多样的练笔形式,为学生搭建一吐为快的平台,让学生从读中学写,从读中悟写,使读与写有效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定会打开学生写作的新天地!

    点击次数:172  发布日期:2022/4/1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