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沈琳:英语语感教学探析

    英语语感教学探析
    ◎ 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 沈琳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语感的特点,然后根据英语语感教学的原则,提出了英语语感教学的策略,分别是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学法指导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关键词:语感教学、英语、原则、策略

    一、关于语感
    语感就是学习者对语言的自我感受、领悟的能力。从其产生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定向反射。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听音、朗读时输入的“语音印象”和文字符号中的形义及已有的各种知识融合,会共同作用于大脑,并产生一系列的反应活动。一个语感能力强的人,在感知语言文字后,能够迅速领悟理解其内容的意义,且在感知文章语言文字的同时,几乎不需要经过思考的过程,凭着语感就能迅速体察到其中的内蕴。
    语感也是一种语言能力。教学中,我们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但往往只注重培养其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而忽略了语感的培养。语言的运用是在语感的监控、指导下进行的。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就一定要同时注重语感能力的培养。所以,语感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第二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其语感教学理应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英语语感教学的原则
    1、语感教学应分阶段侧重培养
    语感主要包括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和语用感。我们不能笼统地去培养语感,必须分阶段侧重培养。在学生刚接触英语的初级阶段,语音教学是基础,那么就该重点培养他们的语音感,逐步培养他们对语音变化的感觉。在中级阶段,词汇大量增加,语法现象也大量出现,这是培养语义感、语法感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多给学生例句,让其增加感性认识,多进行精要明确的分析,多让他们实际操练。到了高级阶段,则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语用感,使其充分调动语音、语义、语法方面的知识和感觉,结合语境进行揣摩,做到语言运用的“信”(正确)、“达”(顺畅)、“雅”(恰当)。当然,各个阶段的语感教学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只是以某个方面为主,还需与其他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共同作用于教学对象。

    2、充分利用语境进行语感教学
    语境有小语境与大语境之分。小语境指上下文联系,是一种静态的语言环境;大语境是指与言语活动有关的各种因素构成的交际情境,包括社会环境、交际场合、人的心理状况等,是一种动态的语言环境。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理解是一个关键环节,而语境是理解的前提基础,也是语感形成的有力催化剂。离开了上下文,离开了具体的交际场合,理解就会变得肤浅,脱离实际,就谈不上语感了。只有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深厚意蕴,才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而能够使用。

    3、加强语言实践,促成语感的形成和巩固
    英语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和形成英语语感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语言学习是一个开放性的整体网络系统。作为教学者,应鼓励并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听广播,看电视、电影,读报,自编自演节目,辩论,演讲,社交活动等等。在大量的有意识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所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语感能得到印证和加强;同时,一些课堂上没有接触过的语言现象,也会给他们以深刻的感受,他们对一些规律、俚语的含义、情味等能逐渐有所领悟,再经过教师的解释和引导,就能形成更深的印象,这正是语感形成的途径之一。所以,语言实践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互相映衬,才能有效培养学生语感。

    三、英语语感教学的策略

    1、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学习英语除了学生自己要经常练习外,还应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无意识记和学习的环境,如学校或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学校可办英语墙报、英语广播、英语角等。还可采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办法,如联系许多理科中公式的字母代号是相关英语单词的首位字母教单词。这样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过程有时就成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英语知识的过程,其他学科的某些知识点就成了诱发学生复习英语的因素。

    2、培养学生学法指导的能力
    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研究,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尤其是“差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其中包括心理上的障碍(如自卑感等),教授其以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以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如学生的泛读应该运用默读的方法,在泛读时要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精读可采用先默读,学了之后要朗读和背诵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有效增强语感。

    3、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语言的积累应从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了解汉语和英语之间表达习惯的差异开始。正是由于汉英思维模式的不同,所以在句子表达时的时序和句序对应也不同。例如学界已经公认汉英的差别,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对于中学生来说,在了解汉英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英语要能不拘泥于汉语句子的结构,而应按照汉英各自的造句规律予以安排,加强语感,从而学到地道的英文。
    总之,在搞好英语课本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感前提下,教师还应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参考文献
    [1] 王玲娟,对外汉语语感教学探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3
    [2] 张普,关于语感与流通度的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3
    [3] 潘纪平,试论语感的性质要素和语感能力的培养[J],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2
    [4] 宿捷、刘莉,谈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5] 骆国英,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J],中国民族教育,2004.1

    点击次数:110  发布日期:2013/1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