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村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吕杏珍
试论农村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安怀镇旺官小学 吕杏珍
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者处世,它会影响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影响你的一生。加强农村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已迫
在眉睫。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农村小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现状是怎样的呢?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被动性强,主动性差;自我管理能力差;学习习惯差;吃零食现象尤其严重,校门口小食品包装袋等垃圾随处可见;学生脏话频出……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加强农村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已迫在眉睫。
一、以德育活动月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小学立德树人的基础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为进一步夯实德育基础,更好地规范学生的文明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我校制定了十个德育月主题活动。分别是:二月举止文明活动月,三月尊重他人活动月,四月勤俭节约活动月,五月卫生环保活动月,六月安全自护活动月,九月惜时守时活动月,十月热爱祖国活动月,十一月懂得感恩活动月,十二月锻炼身体活动月,一月诚实守信活动月。十个德育主题月活动,由我校德育处主任亲自主抓该项工作。每月围绕主题月活动制定了活动方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周一国旗下讲话、手抄报比赛、剪贴画比赛等,做得真,抓得实,成果显著。如,二月“举止文明活动月”:
1、开展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横幅、橱窗、板报等宣传阵地,进行宣传报道。举行一次以“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班级、校园内要张贴《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十字用语”、“文明习惯十做到”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2、有计划地利用晨会课、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十字用语”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3、自我排查。组织学生对照《小学生守则》、“文明习惯十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查找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惯,并制订整改措施。
4、开展“文明学生”、“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及时表扬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事迹。
5、开展“我与文明同行”征文竞赛。组织开展一年级“一日常规”比赛等。
6、进行一次全员参与的“文明习惯”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让学生明确良好的文明习惯的重要性。同时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要突出对学生文明行为的评价,正确引导并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
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各班队要以活动为契机,认真进行研究分析,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搞好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二、以《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研究》课题研究为引领,强化小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
在课题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我校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校学生在举止文明习惯、尊重他人习惯、卫生环保习惯、安全自护习惯、惜时守时习惯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所以,我们把《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研究》课题划分为十个子课题,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分组、分工,确立了子课题负责人。
为了进一步夯实我校的德育主题月活动的成果,我校举全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的合力,开展了《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分为十个子课题:举止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尊重他人习惯的养成教育;勤俭节约习惯的养成教育;卫生环保习惯的养成教育;安全自护习惯的养成教育;惜时守时习惯的养成教育;热爱祖国习惯的养成教育;懂得感恩习惯的养成教育;锻炼身体习惯的养成教育;诚实守信习惯的养成教育。这十个子课题和十个德育主题月活动一一对应,有利于进一步把我校的德育工作做真、坐实,并彰显一定的特色和成果。
课题通过制定计划、开展活动、总结反思等环节,不断推进课题研究的进程。由经过两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编写了《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教育读本》新版,整理德育方案集、教育案例集、教师论文集、活动图片集等成果。其中,《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教育读本》新版分为高低两个版本,已经成为我校的较好的校本教材,并纳入校课程设置,每周在一到六年级安排一节,为我校的德育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的35篇教育案例,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为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起到范本作用。同时,我们还把精彩的活动图片喷绘张贴在学校的墙壁和橱窗里,创设一个用图片来教育学生的美好氛围。
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我相信,农村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一定会硕果累累!
三、从事实入手做起养成学生文明行为习惯
道德品质是人生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有时候很难把握,我们教师常有这样的感受:多次苦口婆心的教诲,对学生来说收获甚微。像爱祖国爱人民的大道理,对于生活在殷实家庭的学生来说,难以把握,让我们感到尴尬。我认为小学生德育不要走出"唱高调,不实际"的误区,一定要从实际生活入手,讲究教育实效。比如:怎样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讲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伟人的故事和看相关的战争影片与书籍,这似乎离孩子们的生活太远了。我们组织学生收看中国运动员们在北京奥运会的影像,告诉孩子们一次次升起国旗、一遍遍奏响的国歌、一声声为中国人加油的呼声,一次次心灵的震撼就是对自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还告诉小学生,你们能做到的不是马上为国争光,而是好好做人、好好学习、好好生活、爱家、爱校园、爱班集体也就是爱国。为此我们开展了"好孩子做家务活动"。安排各组长每天检查同学的家庭作业情况,若发现有不按时完成或乱写乱画,应付了事等现象就及时与学生沟通,并且师生共同监督,对于有进步的同学要随时发现"闪光点"加以表扬,在队会课总结班上一周来的情况,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在学生中树立榜样。经过长期努力,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端正自己的行为。并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实际的行动取代高调的口号,让养成教育变得真实而有效。特别是孩子家长们很感动,他们认为学校教育方式很实在,孩子们进步很大。
四、以活动为载体做起“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未成年人”是我们的小学生思想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喜爱活动。学校组织多项集体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其中在活动中培养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和集体荣誉感,有利于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如组织各班参加"六一儿童节大型文艺演出"、红领巾心向党、学习雷锋精神、学校运动会、班级故事、作文比赛、朗读比赛、书法比赛、黑板报评比、美化班级评比,组织学生参加农村学校少年宫的各种活动(经典诵读、二胡、电子琴、古筝、美术、书法、篮球、棋类、科技等)。通过深入浅出的活动载体,这样一来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增强,懂得要爱班级、爱校园,教育也就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在教学工作中使我认识到,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学生不好的行为会出现反复,那么只有坚持从小事做起,以身作则,以丰富多彩的少年宫活动为载体坚持常抓不懈。我相信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定会逐步养成,将来对学生的生活能力、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