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巧设问题情境提高教学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李怡玲 赵丽婷

    巧设问题情境提高教学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城关第二小学    李怡玲  赵丽婷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新课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喜欢数学、亲近数学、热爱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把学生带入魔法探索和漫游数学世界。创造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从生活中获取数学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关键词:问题情境 利益策略 原则

    问题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问题情境教学的重要条件。数学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问题处境,成为良好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合作和探究能力,促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基本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化抽象为具体,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在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时缺乏创新思维,导致情境问题过于简单。即使创造了一些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情境,也不能有效地体现情境教学的作用,使情境教学失去原有的功能,导致数学课堂学习氛围的丧失。这是因为数学教师在创造小问题情境方面存在一些偏差。课前没有充分准备,忽视重点知识的讲解,没有收集与数学知识相关的资料,大大降低了数学情境课堂质量。

    二、在制造问题情境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问题情境应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

    小学生不能像成年人一样理性思考。他们的想法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对学习的关注和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造有趣的问题情境,例如将问题融入故事和游戏中。学生兴趣浓厚,有助于理解抽象知识。小学生自然会对有趣和具有挑战性的事物表现出兴趣和竞争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水平设置问题情境,选择难度适中的问题。

    2.反思传统教育方式,改进教育方式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相对固定的。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失去学习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动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创造性地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利用微教学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逐渐爱上学习。例如,在小学四年级数学“鸡兔同笼”的问题中,大部分老师都会讲解让兔子抬起脚的解法。但是,一些想象力较差的学生无法准确理解兔子抬起脚的含义。如果老师可以利用微课堂制作兔子抬脚的视频动画,学生在观看视频时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准确理解题目的意思,学习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3.微视频的选择一定要短,时间可控

    微课中所谓的“微”就是少、短,所以老师们在微课的视频选择上一定要把这个放在第一位。因此,教师在选择微课视频时应严格控制时间,尽量控制在8-15分钟左右,因为小学生比较爱玩,学习情绪较弱。如果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一个知识点,就会使学生有不同的体验,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动力,使学生热爱学习,主动学习。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1.小课堂视频的选择应具有课堂知识的可扩展性和可扩展性

    当学生掌握了听老师讲解和微课视频的能力后,就会厌倦重复的知识。这个时候,老师就很难解释这门课了。如果教师在讲解完课堂知识后,再给学生传授一些广博的知识,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部分练习以小学数学的“数学广角”知识为例,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应用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如果没有相应的练习,有些学生会发现这部分问题很难解决。从长远来看,这将导致两极分化。如果老师能利用微课视频提前给学生讲解一些相关知识,对学生会有帮助。

    2. 创造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孩子天生就有探索的欲望。他们常常认为自己是或希望成为探险家、研究人员和发现者。因此,问题情境一定是具有挑战性的。比如在教学中,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可以让学生想像如何进行客厅装修,让学生自然有参与设计的欲望,然后思考:我们可以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可能的项目的假设,学生可以感受到班级周边和面积对比的关键,并为设计的实施指明了明确的方向。地板铺设要考虑客厅的面积。裙窗帘问题涉及周界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提供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解决问题,还可以增加他们对学科学习的进一步投入。

    3.根据学生的认知冲突,创造有问题的教学情境

    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合理设计课堂问题,在引导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当学生出现认知冲突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使学生积极关注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数百种差异,老师将玩具以不同的价格告诉小学生。虽然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完成了教学的要求,但学生可能会幻想自己喜欢什么,而不是认真倾听,积极讨论。这门课表面上是成功的,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此外,教师生活在现代生活中,他们的教学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使用多媒体等现代辅助手段进行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生的学习投入,但也容易偏离学生的注意力目标,这对资深资历的资深教师影响很大。小学数学课堂的题境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题境脱离教学实际、题境僵化等。小学数学教师应提高以上两点。首先,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涵,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让小学生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上;其次,教师要丰富问题情境的内容,多引入能让小学生感到新颖的内容。该元素彻底打破了学生对数学课堂僵化枯燥的固有认知,让小学生对探索数学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情境创设是改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之一。同时,它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利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将情景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统一管控有效的教育资源,解决因重视知识而忽视学生体验,因重视形象而忽视学生思维的误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先杰.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8(11):119.

    [2]曾早红.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析[J].学周 刊 , 2019 (16):44-45.

    [3]冉静.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 24 ) :171-172.

    点击次数:47  发布日期:2021/10/15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