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议“培养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姚贤林

    浅议“培养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贵州省天柱县白市镇中学   姚贤林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也是最好的辅导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也能增加课堂气氛,更能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怎样创设条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则是当今教学中认真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一个神圣的任务。为此笔者向大家简述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从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习兴趣

    在当今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的文质兼美的作品具有生动的形象。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师就可以采用直观演示、暗示启发情景诱导、出示教具,模拟表演等多种手法,充分挖掘教材本来的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因素,运用课文的魅力去吸引学生,让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直接兴趣,如讲《再塑生命》这课时,同学们一边看:年轻的安娜·莎丽文小姐和既聋又哑、还瞎的海伦·凯勒,在郊外体验大自然的那种情趣的幻灯片,一边让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于是就会把同学们带入那美好的意境之中,同学们们仿佛看到初是晴朗偶尔风雨交加,一位盲姑娘在树上抱着树干,随风摇曳的那种动人场面,使他们领悟到生活无处不充满欢乐。到处也隐藏着危险的哲理。

    二、语文教学中讲究说话的艺术性,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又一途径

    人们常说:“语文教学要有激情”。这种激情,关键来自于教师迷人的语言,那么怎样的语言才会迷人呢?

    首先,求亲切,亲切的语言不仅能有效的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还是点燃学生激情的火花石。亲切的语言必须有快乐的心态。因此老师应该调节好情绪,勿把情绪带入课堂,只有保持快乐的心境,才能充分发挥教学艺术,流露出亲切的语言,创设最佳的课堂气氛。“晓之以理”的教学情境,从而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求乐感。教师的语言要讲究抑扬顿挫、铿锵悦耳。教学语言切忌平淡无味,平淡的语言就像一支催眠曲,只能将学生带入甜美的酣梦,昏昏欲睡、没精打采。而有节奏的语言就像一支婉转动听的曲子,一首意境深邃的诗歌,一副栩栩如生的画面,久久回荡在人的脑际,使人的心灵激起层层涟漪。

    再次,求风趣。幽默风趣的语言是教学语言的至高境界,风趣的语言可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积极性。例如,学生抢着回答问题,而你左右为难时,便说上一句很遗憾,英雄无用武之地,如果有几个学生回答问题基本一致时,不妨嬉戏称道:英雄所见略同,吾认为,教学时适当运用一些调侃的语言,能使学生如坐春风,轻松自如增加无限的兴趣。

    三、教学环节的创新设计,也是培养学生学好语文的方法之一

    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需要教师巧妙地去开发,发现学习法要求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把握教材,并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独具匠心地设计教学环节,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分马》、《社戏》等小说内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完整,主旨深刻,教师在备课时完全可以把它们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在课堂分组表演,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接受所学知识在情感体验中与作品产生共鸣,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新闻采访”,围绕文章的的特点,设计一组问题,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问题与“演员”交流,让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发现,这是靠自己的智慧探讨得到的知识,并产生不断去发现的强烈愿望。同时作为教师要能充当一位理智的观众,而且还要抓住时机,把教学引申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去创造作品,发挥他们潜在的才能,让学生在兴奋、自信的思想基础上,把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总之,获得某一领域的知识和经验,是人们对这一领域知识的学生产生兴趣的基本条件。语文学心涉及的面很广,应该让学生发展多方面、多层次的兴趣,要使学生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兴趣,就需要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内学习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汲取多种营养,不仅对语文学心有利,而且对他们以后的发展和成才,同样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在作文训练中,把学生的优秀习作作范读后,让他们相互浏览,然后把一部分优秀作文投到县文联主办的《读写天地》并发表,这样,不仅该学生对写作有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也能激发其他同学写作的浓厚兴趣,使兴趣在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点击次数:117  发布日期:2021/10/1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