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活力语文课堂 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仇春艳
构建活力语文课堂 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 陕西省大荔县安仁镇步昌初级中学 仇春艳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与学生不能形成良好互动,加之教学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种种原因造成了初中语文课堂缺乏活力,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这种缺乏课堂活力的现状,不仅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而且不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更不利于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的提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逐渐从过去枯燥乏味的课堂模式中走出来,开始建立高效有活力的语文课堂。通过活力课堂的构建,学生可以逐渐加深对语文学科的喜爱程度,提高语文成绩,同时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干。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如上《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时,我采用了这样的开头语:“同学们,苏轼有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瑞士景色最美: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同学们知道哪儿的秋天和冬天最美吗?这就是我国著名的“泉城”济南。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春天赐给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去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教师引古博今,讲得生动活泼,热烈精彩,妙趣横生,学生听得神思飞越,如痴如醉,有这样的开头,课堂上出现的必然是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活泼热烈的教学场景。
二、重视学法指导,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或者技艺的渠道。要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好的方法必不可少。在教学中的具体的学习方法有很多,如:主动学习,援疑质理,鼓励学生集体讨论,发现问题,大胆提问等等。很多时候学生的提问,教师也回答不出来,不过没有关系,教学本身也是一个互相提高的过程。这时候,只要教师和学生加深对问题的思考,通过询问他人或者查阅资料就能得出相对满意的答案。教师可以在具体讲述某篇文章时,告知学生一些具体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比如说:重点字词学习的方法、词句积累与运用的方法、阅读的方法:或联系上下文意思理解文章内容,或动手实践,或通过表演去体会其中的情感等等。
如在学习《沁园春.雪》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课前查阅当时毛主席写诗的背景,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能够有效的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学生就能知道,在学习其他古诗词的时候,注意一下作者所处的时代。上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这首词的朗读,让学生感受一下作者描述的大好河山,作者心中那辽阔的祖国。在学习《故乡》的时候,教师让学生重点分析鲁迅对于环境的描写:“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肃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时候就能看到作者对于故乡的这样一种情感,内心是阴凉并且消沉的。学生就能知道,在下次遇到文章的时候,其中包含对于环境的描写,那一定是作者内心世界的一种反应。通过环境进行内容的分析,这也是非常好的一种答题技巧。
三、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创造性人才需求。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知识积累。创新思维能力是学生思维能力核心之一,在进行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时,必须让学生进行自己独立的学习,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和探究,对于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从思维的正反方来思考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辨别性思维。
如在《春》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死记硬背去掌握春风、春雨、春花就会出现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现象。但教学中如能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结合,则效果就大不相同。例如:讲春雨时,“密密地斜织着”,让学生凭自己的生活经历讲出见过的斜风细雨,再把这个“斜”字品味一下,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把春花分类,与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许多学生原本对春花本身并不了解,但因为这节课的学习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利用这种潜意识去识记课文景物的特征,同时也勾起对其他写景课文的美好回忆,效果自然也不同凡响。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课堂不再是简单地让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内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应对各种考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力水平和素质水平等都能获得大幅度提高,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在语文充满活力课堂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让学生在语文学习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