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教材记事作文的写作技巧 杨 俊
浅析初中语文教材记事作文的写作技巧
◎ 陕西省西安市西光中学 杨俊
摘要:学会记事是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写作中提出的要求,在八年级下册单元写作中又提出了“学写故事”的要求,可见学会写事、讲好故事在初中语文写作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那么,记事作文中该如何写好事件,讲好故事呢?其实,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范文,教材中的一些记叙类课文都蕴藏着记事作文的写作技巧。总体分析,可以归纳出三点:明确一个中心、把握六项要素、分清详略部分。
关键词:记事作文;明确中心;把握要素;分清详略
一、明确一个中心
中心,是文章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写作文章的主旨所在。写文章要做到中心明确,在动笔之前先要确定文章中心,然后才能根据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根据中心来决定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所以明确写作的中心才能确保写作符合要求,不跑题,不偏题,也才能有效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记叙类课文,主题中心都非常明确,让读者看到题目或者读到文章内容,就能抓住文章的中心。同时,一篇文章宜表一个中心,多个中心也就等于无中心,会造成主题不明确或者跑题现象。围绕中心写作是作文的基本要求。
比如七年级上册课文《秋天的怀念》,从题目中看,学生就能把握住本文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是“怀念之情”,再读课文,发现文中主要写的是重病的母亲劝说央求双腿瘫痪的“我”去北海公园看菊花的事情,那么学生就能进一步把握住文中的主题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八年级上册课文《背影》的中心是表现父子之情,文中多次提到背影,重点写了“望父买橘”的事件,体现了父子之间浓浓的爱;八年级下册《社戏》一文中通过描写儿时观看社戏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充满了童真童趣的美好童年时光的回忆。
通过分析课文,我们还可以发现:多次描写同一类“事件”或“事物”能够起到明确中心的作用,比如《秋天的怀念》中多次提到母亲让我去看花,《背影》中四次写到父亲的背影,但多次描写同一类“事件”或“事物”并不等于重复累赘;选取典型事例也可以达到明确中心的效果,比如《背影》中重点选取了“望父买橘”这一事件,体现父子之间的亲情。
二、把握六项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被称为事情的六要素。要想把一件事情写具体明白,让读者能够抓住事件的主要内容,这六要素必不可少。比如《散步》,时间是“初春”;地点是“田野上”;人物有“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事件的起因是“我的母亲年龄大了,我认为她应该多走走”;经过是“在走大路还是小路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结果是“疼爱孙子的母亲决定走小路”。这篇文章的记叙要素十分完整,读完文章,可以一句话概括为“我们一家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能让读者清晰明了的掌握故事内容,这才是一篇完整的故事。所以,完整的写出记叙文中的六要素,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进行总结“谁 (在哪里) (在何时) (因为什么) 做了什么 事,结果如何。当然,这六要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可以调换的。
三、分清详略部分
中心明确了,事件的六要素也都齐备了,那么如何下笔开始写作呢?是把与主题中心相关的事件都事无巨细的全部写上吗?肯定不是如此,否则所写的事件就变成了记流水账。我们首先要围绕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对材料做全面的梳理,拟出全文的框架。材料的安排要各得其所,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层次结构要清除,即所谓“言之有序”。某个材料放在什么位置,是详写还是略写,要依据与主题的契合度、可能发挥的作用等来安排。详写的内容大多是能够:反映主题的、塑造人物的、引发思考的。略写的内容是:过渡的,解释的,补充的,铺垫的。所以,详略安排得当是写好记事作文的关键技巧。比如《散步》一文中重点写了“分歧”的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一大主题。
再如七年级上册课文《皇帝的新装》,全文37个自然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它分为五个部分:①引子:皇帝爱新装(1段)②开端:骗子做新装(2-4段)③发展:群臣看新装(5-32段)④过渡:皇帝穿新装(33段)⑤结尾:孩子揭新装(34-37段)。通过部分划分,不难看出“发展”部分所占的段落内容最多,是本文的重点,用来塑造众多人物形象,其次是“结尾”部分,也是一个重点,通过孩子的话语引发人们的思考,揭示文章的主题。所以,这篇文章内容虽然很长,但内容安排详略得当,使文章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通过参照初中语文教材分析,可以发现记事作文的写作技巧就蕴藏在同学们的日常课文学习中,可以详细的概括为三点:一是要明确一个中心,可以通过多次提到一件事物或选取典型事例来实现;二是在写事情的过程中要把握事件的六要素,来把事情写明白;三是对于所写事情要做到详略安排得当,把能够反映主题的、塑造人物的、引发思考的事件内容详写,略写过渡的,解释的,补充的,铺垫的内容。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难点之一就是学生找不到技巧、找不到方法,不会写的畏难心理最后变成了不愿写。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多发现多思考,掌握记事作文的写作技巧,学以致用,有助于学生增强写作能力,也有利于作文教学的顺利展开。
参考资料:
[1]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3]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