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柯军: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

    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

    ◎ 四川省平昌县信义小学 柯军

    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态度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在中学学校教育中比较普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通过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调查发现,论文联盟WWW.LWLM.COM整理因“喜欢学习”上学的初、中学生分别仅占10.5%和4.2%的比例,充分说明厌学在中学教育中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其带来的相关社会问题,令家长茫然、教师忧虑、教育界关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原因
    造成中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有:
    1、社会因素。① 受社会不良文化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上学无用论”在当代中学生中普遍流行,中学生不能客观地看待和理解知识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被动、烦恼的事,学习是为老师而学、为家长而学,与自己无关。② 受校外营业性娱乐场所影响或吸引,使中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认为有趣的事情上。③ 受一些社会现象影响,如知识分子就业难的现状等。
    2、家庭因素。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对学生学习态度甚至人生态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主要有:① 家长溺爱。这类放纵型家长对子女放任自流,导致子女懒学勤玩,使孩子滋生了依赖性与懒惰性,不仅对枯燥的学习毫无兴趣,而且易沾染社会不正之风,贻害终生。② 家长要求过于苛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些强制性家长不顾孩子的想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划孩子的人生与未来,逼迫孩子学习,如果孩子成绩不好还要严加惩罚,这样便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进而产生厌学情绪。③ 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难以抹去的创伤,家庭的阴影会占据孩子思想的很大一部分,进而无心学习,产生厌学情绪。
    3、学校因素。学校是中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中学生的影响尤为深刻。① 沉重的学习负担。现在,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提中学生升学率更是各个学校的第一要务,这关系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然而,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采取“填鸭式”教育方式,使学生身心负担过重,精神中学生度紧张。大量的作业,大量的练习使学生越发感觉学习是极其枯燥无味的,从而产生出厌学情绪。② 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不懂因材施教,重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轻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讲课枯燥无味。
    4、自身因素。① 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不刻苦,基础差,成绩跟不上。② 学习方法不当,感觉付出没有回报。
    二、表现
    一般认为,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表现为对学习极度厌恶反感,在课堂上睡觉或做与学习无关的事,经常旷课或逃学,自觉地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如迷恋网络、打架斗殴、早恋等,这是中学生喜爱向别人展现自己的必然结果,学习成绩不好,就要在其他方面超过别人,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厌学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成绩急速下降,间接后果则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及人生价值。
    其实,“差生”不差,只是被主观地扣上了“差生”的帽子。调查表明,有些成绩差的中学生并不是一直学习成绩都差,甚至有的还曾经排在班里前几名,只是后来的一些因素使他们开始“变差”。越是厌学,成绩越差;成绩越差,越是厌学。
    三、对策
    鉴于以上对厌学原因的分析,我认为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个人方面都需采取相应的对策:
    1、学校方面。①学校要真正转变教育观念作为学校要真正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的转变,使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②组织教师定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③加强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的教育。④学校要重视激发,培养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⑤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供给厌学的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⑥教育方式与课堂教育方法改革。⑦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情感的融洽,不仅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与主动性。
    2、家庭方面。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十分重要,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应积极与学生家长联系、配合,使双方的信息得到及时地反馈,发现学生有厌学情绪应想方设法积极进行心理诱导,决不能任其自流,也不能实行强制管理,这样更会加重学生的厌学心理,使问题更加难以解决。作为家长,应努力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尽量避免或减少孩子心灵上的创伤,家长不是永远都对,自己有错不要羞于承认,家长主动承认错误有利于父母与子女建立和谐的关系。
    3、社会方面。加大力度整治营业性娱乐场所及非法音像图书制品等。为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营业性娱乐场所永远都不应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积极开展各项针对非法音像图书制品的整查活动,依法严惩制造者、传播者。
    4、学生个人方面。消除厌学心理的前提是修正不合理观念、调适压力,让学生接受和认可关于学习的合理观念:学习是为了丰富个人知识、开阔人生视野、增强专业技能、提中学生个人修养、情趣和质量的必要途径,同时学习成绩受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并不能达到随心所欲。需要学生的自我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让学生们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动解学习能力,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能真实的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当学习时获得成就感和乐趣成为一种习惯,这时强大的内在动机会推动学生自觉地、积极的、恒久的投入到学习中。
    综上所述,当代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是复杂多样的,但解决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需要家庭、学校的配合,需要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协调发展,共同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这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选择、综合运用,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点击次数:104  发布日期:2013/10/8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