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历史教学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陈志钢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历史教学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    江西省大余中学   陈志钢

    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它是教师指导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积极思维来认识、理解和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自觉地学会用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途迳。在我多年的历史教学中,主要是以以下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中学历史教学必须贯彻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的原则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必须能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也就是说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努力学习,教师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才能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以新课程标准来树立教学新理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营造师生之间“可逆性”的平等关系和“开放性”课堂

    为了加强对学生实际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努力引进探究性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去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想力和创造力。中学生的智力发展突出表现在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他们对有故事情节及具体形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兴趣,最容易掌握那些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的概念,但要对此做全面地分析还有一定的困难。因而教师必须根据这一特点,创设问题情景,引导他们到问题情景中去促使他们去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满足其探索求知欲,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形成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

    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它落实到实处,就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可逆性”的平等关系和营造“开放性”课堂。历史教学再也不能像过去那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机械相加,开始向师生互教互学,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型格局迈进。师生之间“可逆性”的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关系逐步构建起来,在这种关系下学生才能消除畏性、解放个性、发展潜能调动积极性。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学生接受历史信息的渠道是多元的,主体的,开放的。互联图书馆,影视作品、报刊杂志等,令人目不暇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和接受历史,这在无形中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如何建设与时俱进的历史课堂教学,构建开放性的历史课堂已经成为摆成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自主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要充分开发学校、家庭、社会一切对学生发展有益的历史教学咨询,使历只教学的视角不再局限在课堂这个狭小的圈子里,而是放置在一个更为广阔空间之中。

    三、贯彻启发的教学原则,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本作用

    目前,中学历史教学满堂硬灌,形式呆板,偏重知识讲解,是造成学生缺乏主动思考,死记硬背的主要原因。更有甚者对着教材照本宣科或者干脆让学生自学,教师变成“牧师”,这如何可能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呢?只有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才能拓宽学生思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如我在讲“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这一幕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讨:孙中山为什么要向袁世凯妥协退让?是孙中山不愿意当临时大总统吗?孙中山的妥协退让跟帝国主义有关系吗?跟立宪派和旧官僚们混入革命政权有关系吗?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学生自已找到了正确的答案。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四、运用教学的直观性,把生动的直观和抽象的思维结合起来,用图表和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教师对教材的一些概念,历史事件如果只是从是什么,为什么到怎么样,平铺直叙抽象地讲述,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对历史学习不会产生良好的兴趣。

    如果根据教学内容,选用直观教学形式和手段把抽象的概念事件具体化,形象化、通过这些图解、图画、幻灯、实物、模型等多媒体直观教具,使学生产生鲜明、正确的感觉、知觉、表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从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中,做出理论性的结论。就会使历史教学生动起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选择富有启发性的练习题,练习方法要灵活多样,并努力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练习是检验一节课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学生学的如何,最终要通过练习去检验。教师在教学中要选择哪些有启发性、开放性的练习,并努力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练习的方式方法灵活多样,是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的重要方法。有些教师习惯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布置思考题,不是问“是什么”就是问“为什么”,学生只要翻课本就能找到现成的答案。这种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很难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但有的教师认真选择带有现实意义的典型练习题,指导学生进行多种练习,努力把题目与现实生活当中一些事例关系起来,提高其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明确学习历史意义,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自觉性。

    六、努力做一个终身学习的教师,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和业务素质的建设,大力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

    不同性格、不同专业素养的教师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笔者发现,那此道德水平高,充满爱心,专业素质过硬、性格开放,善于与学生交流的教师,上课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平时要加强道德品质的修养,加强责任心建设和爱心的培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在科目上佩服你、羡慕你、愿意听你的调遣,跟你学。教师的工作具有社会性,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才能取得成功,因此教师必须有开放的性格,流畅的语言,掌握各种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技巧。这样才能有良好的师生互动,学生积极性高,自然而然教学质量也就上去了。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坚持正确的方法,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点击次数:119  发布日期:2021/1/1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