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更新课程教育改革理念适应新课程教学 王俊岭

             更新课程教育改革理念适应新课程教学
                          
        吉林省长岭县腰坨子中学  王俊岭
       
    课程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它体现着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影响着学校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当今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课程的编排,它对一个国家未来科技水平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所以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得到了高度重视。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与反映,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的主要依据,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这次课程的整体改革,使师生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使课堂文化、校园文化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与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改变,又一次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如果教材换了一套标准,而我们教师的教育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不随之变化,那么课改就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可能还会失败,因此摆在我们一线教师面前的任务艰巨而复杂,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索探究钻研。我认为首先要深刻领会这次教改的思想意图即精神目标,从而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选择好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否则就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影响教改目标的实现,所以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点抓起:
        
    一、从备课开始改革

    过去单干的备课模式如今行不通了,更多时候应采取集体说课备课的新形式,集中集体的智慧,做到取长补短、缩短探索时间,使教师的教育方法更好更快适应新教材的要求。备课不仅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还要备教法。备教材不仅要吃透教材内容,而且还要做到拓展教材内容,要备出每节课的难点重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要做到透辟分析深入浅出,要引介一定数量的材料补充,要拓展教师视野,要为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兼顾各种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备教法时要做到具体反映新的教学思想和独特的授课技巧,要突出实用性和创新性。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改变

    教学方法是多变灵活的,但最根本要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因为课堂是塑造心灵,点燃热情,播撒希望,心与心碰撞,火与花共燃,沟通与交流演绎的舞台,要改变过去只重视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现在要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学生生活、社会生产的联系。倡导师生相互探究、实现师生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达到学生动手实践,主动参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还要引发学生的联想,启迪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通过各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生动活泼富有激情,力求做到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做到优化课堂全程。由于课堂教学永远是一个变数,教学方法永无止境,它又是我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过程,作为教师不仅要有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探索教学技巧,不断更新提高教学技术水平,更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三、要注重对课程资源的再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是丰富大量而且具有开放性的,不仅有校内资源,还有社会资源,要利用科技手段不断促进学生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总之教师在执行新课程中,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发挥课程资源和自身作用,使各种资源与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的为教育发展服务。

    总的来说,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作为身处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们必须密切配合这次教改,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是否转变是决定着这次改革能否成功。我们肩负的担子是很重的,所以我们应满怀信心的投入到改革中去,让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更好更快的提高和发展,为实现历史性的课程改革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点击次数:148  发布日期:2021/1/1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