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锦兴: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 广西平南县同和镇初级中学 许锦兴
内容摘要: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会终身学习。而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如何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的每一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值得探究的。
关键词:英语 课堂 教学 有效性
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会终身学习。
在课堂学习英语,这是我国中学生目前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英语课堂教学也是英语教师实施任务性教学、落实英语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因此,要完成教学任务,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的每一过程,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以下是我的几点浅见:
一、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经验丰富的老师十分重视导入新课,因为它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讲究导入新课的艺术,导入新课意义重大。
(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是保证听好课的首要条件。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实验证明,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或奇异或趣味性强的东西,很快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人的注意力越集中,这是人对事物观察得最细致,理解得最深刻,记忆得最牢固。所以教师应在学生情绪尚未稳定,注意力尚未集中之前,运用适当的手段或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所要认知的事物上来。反之,如果教师不注意导入新课的技巧,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会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巨大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积极意向活动。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孜孜不倦地去学习和探讨。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正是这个道理,教师运用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的导入新课的方法,无疑就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
新课导入帮学生把旧知识和将要学到的新知识自然衔接起来,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学生有了相关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学习新知识就轻松了。如果教师一进教室,就迫不及待地讲授新课,这样,学生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感到老师上课很唐突,很难接受新知识。
(四)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一开始,师生采取互动的形式,运用妙趣横生的课堂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相反,如果老师只顾完成教学任务,不顾学生的感受,这种做法势必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在导入新课时切记要紧扣主题,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方法多样,时间适度。
二、明确每节课的学习任务,突出重难点
教师只有研究教材体系,明确教学任务,弄清教材的基本结构、指导思想、知识技能、编写意图、内涵外延和深度广度,才能最终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重点难点。明确每节课的学习任务,学生有了目标就有了学习动力,有了责任感、紧迫感及努力方向。另外还要学会根据不同课型确定每节课的认知小目标,这样一开始上课,就会受到目标的激励,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才能定向注意,专心致志地去主动学习,一个个目标达到了,就有了成功的愉悦,自然就更能提高素质,提高学习效率。
三、苦心钻研,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和板书
教学思路对于教学的意义,好比结构一篇文章的思路,思路混乱,肯定写不出好文章,而思路新奇且合情合理,也就是巧妙的构思,便奠定了好文章的一半基础,同样是教一篇文章,如果不精心设计教学思路,教师教得可能很辛苦讲得可能很细致,但给人的印象却大多是模糊的,这样的课,充其量是给学生一堆杂乱无章的珍珠,不会给学生以整体印象,学生也不会明白知识面的前后联系。相反教学思路清晰的教学,前后一贯,衔接自然,来龙去脉,清清楚楚,学生在一节课内获得一个整体印象,便会得到一种思维清晰性、连贯性、由浅入深的良好训练。
板书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巧妙的板书可以把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地展现在黑板上,让学生很容易明白老师所讲的内容,知道要学些什么,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
四、千方百计、全面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
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教学中,就是教学的目的是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学会思考,一切教材的选用和处理,一切教学手段的动用和调配,一切教学艺术的追求和施展,都是为了学生,没有学生的参与,没有学生的收获和能力的提高,无论教师讲解得多么精彩,设计得多么成功,都是无效劳动。要使学生有所获,就必须在观念上真正落实“把学生看作教学的主体”,这可从两个角度理解,从教的角度看,教必须是为了学生学,为了学生学会,为了学生会学:从学的角度看,必须是学生主动学、积极学,而不是被动地、机械地接收。
练好基本功是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没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就谈不上继续学习,更谈不上有所成就。要想基本功扎实,必须全神贯注地认真听讲,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效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到以下“五到”:
(一)“心到”。在课堂上应聚精会神,一刻也不能懈怠,大脑要始终处于积极状态,思维要活跃、思路要开阔,心随老师走,听懂每一句话,抓住每一个环节,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多联想、多思考,做到心领神会。
(二)“手到”。学英语,一定要做课堂笔记。因为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都过目不忘,记忆本身就是不断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常言说,“好脑筋不如烂笔头”。老师讲的知识可能在课堂上记住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忘记,所以,做好笔记很有必要。英语知识也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学到的每一个单词、词组以及句型结构,都记在笔记本上,甚至是书的空白处或字里行间,这对以后的复习巩固都是非常方便的。
(三)“耳到”。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是十分必要的,不但要专心听老师对知识的讲解,而且要认真听老师说英语的语音、语调、重音、连读、失去爆破、断句等发音要领,以便培养自己纯正地道的英语口语。听见听懂老师传授的每一个知识点,在头脑里形成反馈以帮助记忆;理解领会老师提出的问题,以便迅速作答,对比同学对问题的回答,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而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四)“眼到”。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要双眼紧随老师观察老师的动作、口形、表情、板书、绘图、教具展示等。大脑里形成的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相结合,印象就会更加深刻。
(五)“口到”。学习语言,不张嘴不动口是学不好的,同学们最大的毛病是读书不出声,害羞不敢张嘴。尤其是早读课,同学们只是用眼看或默读,这样就只有视觉信息,而没有听觉信息在大脑里的反馈,当然记忆也不会太深刻,口部肌肉也得不到锻炼,也就很难练就一口纯正的英语。所以,要充分利用早晨头脑清醒的时间,大声朗读;课堂上要勇跃回答老师提问、积极参与同学间讨论和辩论,课下对不清楚的问题及时提出,要克服害羞心理,不耻下问。对学过的课文要多读、勤读、苦读,可以跟录音机读,竭力模仿其语音语调以纠正发音,要读得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一些精典文章最好能背得滚爪烂熟。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练习英语口语,比如,与外教交流、参加“英语角”活动、与同学进行对话、讲英语故事、唱英文歌曲、演英语短剧、进行诗歌朗诵等。除了对课本中的范文要细读精读之外,还要多看些适合我们中学生的课外读物,既可增长知识,又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提高了我们的阅读水平。
总之, 当我们的英语课堂成为学生表现自己、发现自己和肯定自己的地方,那么学生学习的热情只升不降,教育的外在要求成为学生自我实现的渴求。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有效性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合理运用控制论的原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有效的基础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