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在劳动中“解锁”生活技能 刁桂欣

    在劳动中“解锁”生活技能

    ◎    山东省招远市丽湖学校     刁桂欣

    劳动和劳动教育是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的寒暑假时间漫长,学生的活动受限于家庭空间,但也正好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次锻炼劳动能力的机会。为了有效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安排好假期生活,让假期生活过得更有意义,招远市丽湖学校在放假前夕,面向全校学生提出了《快乐宅家勤劳动  挑战生活我能行——假期丽湖学校小学学生家务劳动指导建议》,并发出活动倡议,鼓励学生以“不出门,勤劳动,学本领,会生活”的特殊形式积极参与到劳动中去,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用自己的勤劳双手,替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父母多一份欣慰,让家中多一份整洁,多一些温馨,多一些欢笑,让学生“宅”在家里的寒暑假,除了学习,找到一些更有意义的事做,为将来自己能独立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活是最好的课堂,生活的课堂最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生活是学习的大舞台,是培养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劳动情趣最肥沃、最鲜活的土壤。学生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为了让学生真正回归生活,学校从关注、指导和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根据小学生的不同阶段的年龄特点,开设“劳动基础课”、“劳动实践课”、“劳动拓展课”“劳动创新课”等不同类型的课程,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展开了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在学校的全力发动下,在广大家长的积极配合中,孩子们纷纷行动起来,根据自身所处年级的家务劳动建议,一项一项地认真实践,坚持不懈地完成,并把自己在家里干家务活的视频、照片发到班级群里,制作美篇,同分享,共提高。

    1、劳动基础课,提出了“理一间小屋,得一室温馨”的口号,开展了争做“整理小能手”“我的地盘我负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活动。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成功,从改变自我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校提倡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人人争做整理小能手,鼓励学生从清理自己的卧室、书桌以及学习的小天地开始,自己的地盘自己负责,要求学生自己铺床叠被、整理自己的衣物、书桌等,把自己的小天地收拾得井井有条后,再开始一天的生活和学习,让生活充满了仪式感。学生们一改假期的慵懒松散状态,一个个变成了整理行家,小能手,在自己的房间里大显身手。对一二年级低年龄段的孩子们来说,叠衣服、叠被子、铺床单,已是小菜一碟。在中高年级年龄段孩子们的眼中,小到书架上的图书归类、饰物摆放,大到衣橱收纳、房间布置等,都不在话下。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大大提高,并逐渐树立了主人翁意识,家庭责任感日益增强,良好的行为习惯日益养成。

    2、劳动实践课,提出了“煮一餐饭菜,品一口家味”的口号,开展了“快乐拼拼拼”“厨艺小高手”“我是小厨神”“舌尖上的童年”等活动。

    人间至味是家味,学校提倡学生以亲子劳动的形式为主,从自主自理过渡到主动帮助家人做一些家务劳动,学习一些厨艺,学会做一些基本主食。在居家闲暇时,孩子们在家长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纷纷开始了“舌尖上的童年”之旅。低年级的孩子每天给父母做小助手,帮忙挑菜、择菜、洗菜、淘米、洗水果、摆碗筷、收拾碗筷,在洗洗涮涮中收获着快乐。中高年级的孩子们或是自制水果拼盘,展现无限创意;或是学做饺子、花样面食,做一些家常菜,传承“家的味道”。孩子在大饱口福的同时,“解锁”了更多生活技能,而且在融洽的亲子互动中,感受着劳动的快乐,体会着成功的快感和亲情的温暖,也更加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生活。

    3、劳动拓展课,提出了“担一项家务,尽一份孝心;走出家门,奉献一片爱心;撒一粒种子,收获满满的希望”的口号,开展了“清洁小卫士”“家务劳动我承担”“社区环保小卫士”“种植小行家”等活动。

    热爱劳动就是热爱生活。我劳动,我快乐,学校提倡学生首先从清理自家的卫生开始,争做家庭清洁小卫士,在收到学校的建议书后,许许多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家庭清洁小卫士的队伍中去,自主参加多项家务劳动。有的选择饭后洗碗、擦桌子,也有的帮忙扫地、拖地,还有的洗衣服、倒垃圾、擦窗户……通过亲身体验,引领学生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孩子们逐渐体会到家长的不容易,懂得了宽容和理解,懂得了感恩生活,家庭责任感和主人翁意思也与日俱增。

    在保持自家清洁卫生的基础上,号召学生走出家门,主动到街道社区去打扫楼道、街道,捡拾垃圾,走到田间种植粮食蔬菜,或在家中养殖绿植,在花盆里埋下一粒种子,从帮助家人到帮助他人,出校门进家门,出家门进社会,构建完整的劳动养成体系,养成勤动手、多劳动的好习惯,培养动手操作,敢于实践,勇于探究的创造精神。

    4、劳动创新课,提出了“让劳动轻松一些,让劳动更智能化”的口号,开展了“我是小小发明家”“美好生活从创造开始”等活动。

    创造改变生活,发明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学校通过引领学生在劳动中发现能让劳动更轻松化的办法,亲手制作一些劳动小工具,并在实践中加以改进创新,让劳动增添智能化。剥蒜神器、拖地神物、多功能晾衣架、神奇浇水器等应运而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学生大胆思维,大胆想象,勤于动手,学会了更多的生活本领,解锁了更多生活技能。

      


    点击次数:25  发布日期:2020/11/1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