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邓礼芳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    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中心校     邓礼芳

    传统的语文教学,我们的观念总是强调老师的讲解传授,学生的被动接受。在这种教育的影响下,培养的学生往往长于求同,而弱于求异。正像李政道博士说过的一句很深刻的话:中国古代讲究做“学问”,而现在的学生,却在做“学答”。其结果往往是墨守陈规,缺乏创新。要真正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教师必须改变观念,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提问。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喜开始的。”法国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指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义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明都应归功于此,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问个为什么。”可见不问一个为什么,什么东西也学不到。提问,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标志,是打开向有效、有意义学习的金钥匙。不论是研究活动还是学习活动,学生必须提出有一定意义和创造性的问题,如果只会解决教师提出的或书本中的问题,那并非真正的自主学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学会“问”,让他们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打开四年级统编语文教本二单元就是问题策略单元——“提问题”。教书三十余年,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单元要素,它立马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于是,我把本单元的几篇课文细细读来,结合课后练习题,结合教学参考书,我弄明白了:本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交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一、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丰富业务知识

       为了更好的研究课题,我主动学习相关的教育书籍,学习的内容有《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名师谈高效课堂》、《浅谈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统编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编写说明》通过不断地学习,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我认识到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从传统的继承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逐步形成了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阅读提问能力的教育理念。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和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同事们一起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把从书本中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二、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构建心理安全区域,使学生放松心态大胆质疑提问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及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对教师都存在一个“怕”字。平日里即使遇到问题,大都选择去问同学;如果不会,也不大可能选择问教师。因此,要引导学生质疑提问,就要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亲切的微笑迎接每一个提问,以宽厚的胸怀容纳每一个幼稚无理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春风满面,热情大方,在情绪上使学生受到感染,学生自然就会进入“言言不绝”的境界。学生没有想好的问题允许再想,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发问,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答错了允许重答,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教师错了允许提出意见。鼓励学生,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让他们将对教师的“怕”转化为“亲”。这样原本的戒备心理就消除了,横在师生之间的隔膜也就消失了。在这样一个有问题的学习氛围中,优等生得到了提高,后进生得到了带动,学生的思维才会异常活跃。我时刻传输给学生这样的观念:能提问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是爱动脑的孩子。让学生以能问、善问为荣,从而乐之爱之。

    三、结合课文学习,尝试摸索提问方法

    四上二单元有四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这句话是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老夫子之言,此话可直译为“读书做学问就怕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带着问题学习才能进步”,有思才有疑,有问才有深思;问题解决了才能实现“精进”,疑就是为了更好的进。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交给学生提问方法。

    第一篇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让学生读完课文把自己的问题写下来,再在小组里一起梳理问题,是在引导学生看看自己是不是既能针对课文局部内容提问,还能针对整篇文章提问。

    第二篇课文《蝙蝠与雷达》,先引导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批注问题,在读完课文后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从内容、写法、启示等不同角度来提问,进一步拓宽提问题的思路。

    第三篇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引导的重点是甑别问题的价值,提高问题的质量。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第四篇课文《蝴蝶的家》进行综合性自主运用,提出问题,试着把问题进行分类,选出认为最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并尝试解决。

    《蝴蝶的家》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我还上了观摩课。课堂上,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合作性。让学生先自主提问,然后在小组合作,对所提问题进行分类:课题质疑提问、文章内容提问、课文写作方法提问、课文启示提问、联系生活实际提问。然后在组长和组员的共同判定下,筛选出认为最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然后师生合作,群策群力,共同尝试解决。

    通过上观摩课,学生、老师收获满满,老师知道了如何在课堂上培养训练学生的提问能力,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也乐提问,善提问,会提问了。

    四、在研究实践中,我还对学生进行了行动研究

    就《蝴蝶的家》,我还对学生进行了“阅读策略提问题”前测,再提问后测。通过对学生前测提问、后测提问的梳理、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通过前三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基本在心理上消除了害怕提问的顾虑,多数学生都能大胆地在课前预习时,在课堂上提问。不管学生提的问题质量如何,作为教师的我们,总是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大胆地表扬。这样课堂上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学生想问、敢问了,能畅所欲言了。通过学习,学生也能从不同角度提问,只是提出的问题在是否有价值上还欠缺一些,问题不带有批判性,不能推陈出新。这些提问策略,提问目标,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慢慢渗透、导向。因为路漫漫其修远兮

     

     


    点击次数:83  发布日期:2020/11/1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