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体育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张 黎
优化体育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实验小学 张 黎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的贯彻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育教学要求,制定出有效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方式。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发现其中的问题,结合现有的特殊情况进行解决。在培养过程中,要明确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的创造力,其核心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一、把学生作为主体,围绕学生开展教学
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把握学生之间个体差异和共性,结合实际,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在自身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提高。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活动的欲望和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生活经验以及基础知识作为铺垫,帮助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提问的机会,增强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尊重学生,满足学生意愿。
例如:在立定跳远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要重视学生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可在活动展开之前穿插小青蛙游戏,教师首先与学生展开讨论,如何才能够像小青蛙一样跳得更高更远,通过提问引起了学生的兴趣,通过各种方法来进行练习。并指导学生设计动作:如一摆、二蹲、三跳起,最后师生一起进行立定跳远练习,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融入生活小知识,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鼓励人人都能够参与其中,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培养自主锻炼的意识以及习惯。
二、开展丰富体育活动,展现学生体育风采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内、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这也是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收获体育锻炼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一般来说,体育教师开展的体育活动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课内的竞技类体育活动,这种活动有很强的竞争性,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第二种是课外的拓展体育活动,这种活动一般是大型的较为正规的体育活动,竞争性由运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体育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加这种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水平。
例如,在期中阶段,可以专门开展乒乓球班级竞赛,让体育委员进行整个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课堂氛围十分热烈,竞赛进行很顺利。学生激烈角逐,前三名同学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又如,学校每年开一次运动会,这也是激发学生运动积极性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根据自己的运动特长选择合适的竞赛项目。这能让学生很好地锻炼自己的体育能力和水平,并且获得更大的展现自我的平台。
三、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体育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一般都是教师示范动作,学生统一练习。由于小学生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对反复练习动作会失去兴趣,为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兴趣因素,多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所有的感官。例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分组教学,并借助学校现有的体育器材和资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交往能力等。另外在讲授动作练习时,教师可让一个学生示范,其他学生仔细观察这位同学的动作是否到位,此时教师进行适当提问,反馈信息和总结,不仅锻炼学生的观察动作能力,还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当前,有很多创新型教学方法都与小学体育自主学习活动相契合,对优化小学体育自主学习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在《小马过河》的教学中,我在抓住主教材仰卧推起成桥的同时,忽略了次教材,以留给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果然,学生通过二人(或多人)的互助合作、实践尝试,创造出了搭桥过河、踏石过河、开船过河、飞马过河等方法,而在搭桥过河的方法里,又有各种各样的桥(双人拱桥、立交桥等等)。这么多方法,都是学生回答教师“如果你是那匹小马,你能过河吗?”这个问题的答案;这么多方法,都是学生合作探究的实践成果;这么多方法,都是学生创造的结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少讲,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使体育课堂就会成为学生创造的摇篮。
总之,教学改革是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其作用不仅仅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坚持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广大小学生的积极意义。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学习并掌握体育技能及知识,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各学校应敢于创新,勇于突破,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改革,并通过实践为体育教学提出更为符合实际、更富有操作性的改革策略,为体育教学改革照明指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