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小学语文渗透德育教育策略浅析 王 维

         小学语文渗透德育教育策略浅析

           ◎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东街小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价值观念正在不断的完善,这个阶段的学生内心敏感,充满各种情感矛盾,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对这些学生的思想以及情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分析这些矛盾,解决他们内心存在的各种疑惑,用信任搭建起彼此之间的桥梁,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培育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

    一、挖掘教材内涵,加强情感渗透

    教师开展语文工作的基本工具是语文教材,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十分必要。这有利于教师在小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开展德育教育的渗透。通过丰富多样、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实现德育教育。首先,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总结教学的重点。比如,教材中有大量描写正面人物的、祖国美好河山等等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文字之美,还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此外还促进他们产生具体道德的情感体验。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德育熏陶。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的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通过简单的文字,告诉小学生深刻的道理,让小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做,而哪些事情要避而远之。这些或是深刻或是浅显的道理,通过语文的学习,就能够让学生铭记于心,语文学习中恰好可以增加他们很多间接的人生经验,提高他们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适应能力。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课文是主要的依托,而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非常重要。在小学语文的整个学习中,语文教师都会起到领导者的作用,在教师认真的教学设计和准备之下,道德教育就可以有机地结合到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之中。

    二、联系生活实际,深化德育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把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生活出发开展教学。这种教学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更可以方便我们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贴近生活的语文教学也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感受、理解语文知识,从而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更好的情感体验。这对于我们开展德育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德育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教育,只有让学生从情感上理解和接受,我们的德育教育才是有效的。所以我们要结合语文教学内容把学生带入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感悟、学会理解。同时,结合生活实例,一方面要渗透语文教学,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感悟到其中蕴含的德育思想,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

     例如,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组织学生开展“了解家乡风俗”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运用课本上所掌握的调查法、查找资料法等,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很快就以表格、视频、照片等形式将家乡的风俗进行了汇总和展示。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活动,不仅使学生实践了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各种方法,而且也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真正做到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杜威说:“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这所大学参加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带学生回归现实生活,寻找身边的教材,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在实践中体验人生。   

    三、重视感恩教育,颂扬传统美德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培育的圣殿。我们应该让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对高尚道德生活与丰富人生的体验过程。让知识增长的同时也让同学们树立健康高尚的品行。其实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立足于与文学课教学,积极探索,积极参与教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

    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小公民。

    《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讲述了琳达一家三口人先后捐献角膜的经过,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琳达思想发生的深刻变化,宣扬了人道主义、博爱、奉献精神。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感染,而深切地感受到给予的快乐。而我的学生们,独生子女,万般宠爱集于身,从们已习惯了接受爱。父母的艰苦付出,他们视为应该,心安理得,很少去体会父母的辛劳,很难有感恩之心。于是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感恩教育。首先,我满含深情地朗读文章,安静的教室里,同学把头埋得很低很低,而后谈起了我年迈而饱经沧桑的父亲,谈起父亲给子女朴素的父爱,谈起我为人父后对父爱的理解,教室里鸦雀无声,显然同学们与我产生了共鸣。第二天的作业交上来了,他们不约而同都把主题定为关爱他人,我欣慰地发现:孩子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文中流露出对弟弟的关家,如春雨滋养着孩子门的心田,他们的言行也在日益改变.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的有效进行可以让学生懂得丰富的人生哲理,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德育思想,找准契机,借用语言文字自身的魅力,让学生细心品味其中的道理,将文章中表达的情感以生活实例进行情境再现,加深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尽力做到德育教育与学科知识教学并存,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从而达到新课标中的教学要求。


    点击次数:57  发布日期:2020/10/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