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注重过程 收获成功 ——体育中考项目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吴晓丽

    注重过程   收获成功

    ——体育中考项目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    江苏省苏州张家港市三兴初级中学   吴晓丽

    摘要: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实行了十几年,有效地促进学校、社会和家长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心和重视,激发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体育中考项目的教学成为初三体育教学中的“重头戏”已是不争的事实。人的个体是有差异的,如何在有限的体育课时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成绩,成为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有一次看羽毛球比赛时,教练员的一句评论使我感触颇深:“打球时,运动员不能考虑结果,应该重视过程即技术本身。”他分析:打球时,如果盯着成绩,想着得分,往往会使动作变形,导致失败。

    由此,我想到了体育教学。做教师的也应把注意力放在过程上。只有你把所做的一切看作是自己的职责,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才能真正收获成功。

    一  把握技术细节,点燃学生心中希望的火种

    初三的体育中考在即,大部分学生都在认真、积极地进行实心球的练习。在大家认真锻炼的身影中,有一个叫许玉娟的女生引起了我的注意,她满头大汗,练得很认真,但是实心球掷远成绩始终没超过5.4米。通过观察,我发现,她的动作缺点是:双手向后引球不到位,出手速度较慢。因实心球是一种原地投掷项目,要提高它的出手初速度,只有尽量加长实心球离手前的用力距离和加大鞭打力度。但是,对于腹肌力量较弱的学生来说,一味地强调身体后仰,则会直接影响身体的稳定性,影响出手角度。而且,马上就要考试了,此时进行腹肌力量的练习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怎么办?忽然,我的脑子里灵光一现:在不违反考试规则的基础上,改变脚的站立位子,即由原来的‘双脚前后开立’改变为‘一脚站在投掷圈圆心附近,另一脚抬起,稍稍靠前。投掷时,前脚快速向前迈出一大步,紧接着,后脚蹬地,几乎同时,双手用力把球掷出。这样做有利于造成身体与上肢超越器械,能有效地加长实心球离手前的用力距离。在教给她技术动作的同时,我又反复强调:不到最后关头,决不要放弃,决不要认输,决不要承认自己不行。几次练习后,她的成绩开始进步了,脸上浮现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体育中考一结束,她笑眯眯地告诉我:“老师,你的方法真灵,我第一次就过了,6米多。”

    在一般情况下,学生不论成功与否,都比较喜欢得到表扬和鼓励,对于“差生”,教师应多给予一些必要的鼓励,以利于增强信心,特别是在其尝试失败时,老师或同学的一句话“你能行”、“相信你能做得好”,其效果是难以估量的。

    二  教师的殷切期望,是学生成长的动力

    男生杨文荣在老师的眼中,是一个内向、腼腆、不爱运动、体育课成绩勉强及格的男生。开学初,在进行立定跳远的第一课时的教学时,我发现他的成绩很不理想,刚刚达到2米,这个成绩对于初三年级的男生来说,可谓差矣。仔细观察他的动作,发现其动作不够正确,问题较大的是他在起跳腾空后没有迅速收腹、举腿,造成落地时小腿前伸不够,影响了远度。找到原因后,我把他叫到身边,讲清问题之所在,让他观察其他同学的正确动作,特别强调地说:“你要相信自己,你能达到要求的,你的动作没有大的问题,关键是跳起后要迅速收腹、举腿,再跳一次,仔细体会一下,好吗?”果然,他的成绩进步了一些,我肯定了他的进步,又一次指出:如果收腹的动作再快一点,你就能过关了。跳了五六次以后,他终于找到了感觉。在一个星期后的测试课上,他居然跳过了2.25米,这个进步是惊人的。

    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说明了教师的期望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及其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积极期望对于增强自信心起到关键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及师生交往中,要善于运用各种关怀性的身体接触以及各种身体语言,如注视、微笑、点头、手势等表示对学生的关爱,能使学生感受到被重视,被关怀的感觉,特别是不能让那些体育差生有被遗忘的感觉。在一些带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教学中,应加强对他们的保护,帮助,指导和鼓舞,使他们觉得老师和同学都很关心自己,安全系数也很高,从而增强信心,消除恐惧心理,大胆进行尝试。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各不相同,又各自在不断发展着,教师要着力研究学生的差异和特长,变抽象的学生为具体的学生,变静态的学生为动态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心中要有学生,要考虑到动态的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即时情况。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顾及各个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并根据课堂的情景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好场所,让学生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


    点击次数:171  发布日期:2020/10/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