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析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策略 翟卫芳

             浅析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策略

                   ◎    陕西省大荔县韦林初中  翟卫芳

    初中阶段是学生观念养成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可以很好地响应国家深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利于实现德治、法治齐抓,从而建立并强化学生的优秀道德素质意识,另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健全、强化法制意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道德与法治课程质量的好坏会深深地影响着学生。所以说,在新课改下,道德与法治课程要积极创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思路,切实提升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

    一、传统文化进课堂,强化学生人文积淀

    随着新课改的到来,各个学校都在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教师更是努力摆脱传统的教学思维,寻求新的教学方法。课堂上的主体由教师逐渐演变成学生,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且以中华传统美德作为出发点,以问题探究分享为切入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去,让老师了解到学生的想法,从而不断地对自己教学方向进行调整,不断地结合传统美德进行探讨。

    例如,教师在讲解"集体中成长"这一课,就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在集体中生活需要大家怎么做,怎么和别人去相处,以及大家在集体生活中都是怎么做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然后进行总结大家的共同点,并进行查漏补缺。对待学生说的礼貌待人,尊重他人,公平公正、谦虚和尊老爱幼等特点,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故事来进一步加深印象。比如孔融让梨,孔融在三个梨中选择了最小的那个,而把大的则留给了哥哥和弟弟,这种优良的传统美德一直被传颂,让学生从中得到教育意义。在三兄妹分蛋糕的故事中,让学生参与进去,相互之间讨论怎样分蛋糕才可以使每个人最后都得到,这种非常常见的生活情景融入到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上,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和亲切感,更加平易近人,使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教育自然的融合起来,进一步的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二、网络技术助发展,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媒体教学日益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有效教学,应该带入一些电教手段,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具体优化、教学情境的及时构建[1]。变抽象内容具体化、理论知识形象化,以网络教学模式支持有效课堂教学,可以弥补学生学习资料不足,视野范围较窄等弊端,将一些新颖的材料带入学生的脑海,要比教师直接灌输的效果好得多。

    例如,在讲授学生最难以理解的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今年两会召开时的空前场景,播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选举国家领导人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等等例子,然后设计相应的问题:“人大代表是谁选出来的?选举的方式有哪些?可以行使哪些职权?政协委员又是怎样产生的,具有哪些职责?”学生通过获取的直观信息轻松的回答了问题。他们不仅直观认识到了今年召开的两会,还能在这些材料中获取很多时事政治知识。如“新时代社会的矛盾”的内容,“四个伟大”的内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要义等等。利用网络媒体,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优化了教学内容,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理论实际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本就与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一些热点问题来拓展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氛围中充分理解和感知知识。为此,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精心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并充分挖掘蕴含其中的道德价值观念,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比如,在学习面对责任的选择时,教师先要明确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是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教师可以在课前先给学生布置一个小小的作业,让学生思考并记录某些人生角色(如游客、子女、国家公民等)的责任,然后在教学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将学生的思维融入到这些角色中,如此,也就营造了相应的生活情境。学生经过讨论,总结出:游客的责任是要保护景区内的建筑物和卫生;子女的责任是主动赡养父母、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等;国家公民的责任是保守国家机密、维护国家利益等,然后教师在这一基础上,继续指引学生回归生活,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想法应用到行动上,学生激烈讨论,总结出很多担负责任的具体方法,如作为子女要经常、主动地关心父母;游客不要在景区内乱扔垃圾;国家公民不做违法违纪的事情,等等,这一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将思维转换到生活,利于强化学生的生活意识,搭建课堂和生活之间的桥梁。这一教学模式是值得借鉴的。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实际上是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技巧的创新。教师要掌握好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性,从学生的自主发展特点出发,利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包含利用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建教学情境、紧密结合家庭教育、重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率,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的综合素养。


    点击次数:156  发布日期:2020/9/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