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高中德育工作 王 娟 胡 林 陈媛媛
浅谈如何做好高中德育工作
◎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定边实验中学 王娟 胡林
◎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定边第四中学 陈媛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中学德育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学校德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中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没有达到教育的预期要求。思想道德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精神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标准。因此,探析当前中学德育现实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求提高中学德育实效性的有效对策已经成为摆在我国中学德育教育工作者面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内容脱离实际
在传统德育教育中往往被思想政治教育所代替,这使得当前中学德育教育的目标大都仅停留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宏观目标上。虽然思想政治课教材在不断更新,然而仍然注重于从民族和国家大义向中学生灌输“大道理”,忽视了当代中学生的思想实际需求,使得德育内容脱离于社会发展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实际,一味追求德育内容的原则化和理论化,已经没有办法很好地适应社会客观形势的实际要求。而课堂上教师大都还是停留于“照本宣科”的传统说教上,使得中学德育教育形式化。因此,很多中学生在进行思想学习时只是进行机械地重复背诵教材内容以应付考试,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导致学生知行分离。
二、德育教育方式单一
任何一种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都离不开良好的教育方法,而德育教育方法不仅仅是实现中学德育科学化的重要基础条件,而且也是顺利完成德育教学任务和德育教育目标的最基本因素。学生到了中学学习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对社会已经具备客观的独立判断能力,然而传统中学德育教育方式仍然使用单一的封闭式的说教灌输教育方法,没有考虑到中学生的实际思想活动,没有充分发挥出他们的自我教育主体意识。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在课堂上德育教师唱独角戏,而中学生只能被专断参与,没有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实践过程,没有调动其内在积极性,使得德育教育效果不够理想。
针对当前中学德育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即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正确而深入的理解,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他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注入新的血液,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有更加鲜明的辨别力。
二、创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个人主观努力外,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也是重要因素。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班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全体学生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鼓励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互帮互学,除了课堂上相互切磋外,课余时间要提倡彼此为师,相互激励。在班会上举行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措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化合作行为,促使学生普遍提高学习水平。良好的学风,促进整体学生成绩的提高,形成了你追我赶奔优异的好风气,坏的习气逐渐减少的好局面。
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校园环境虽然重要,但家庭环境同样必不可少。为此,我们在初一年级广泛开展了‘走进家庭,走进学生心灵’的家访调查活动。这其中,93%的孩子不愿意听,也听不进家长的唠叨。75%的家长只关心 孩子的学习。13%的家长与孩子平时很少见面,一见面多是批评训斥多于询问谈心。32%的家长不管孩子进步与否,总是不满意孩子的表现。以上诸多的原因造成了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不畅,致使孩子不愿意与家长交流思想,拒绝与家长谈心。
总之,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作。他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用生动的、贴切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完善它。努力做好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