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张立侠:爱是教育的基础

    爱是教育的基础
    ◎ 河北省三河市第六小学 张立侠

    摘要: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用爱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爱的种子是不需要选择土质的。爱的播种 成就教育事业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的形成。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并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仍是我努力的目标。让我们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是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关键词:爱的种子;爱的播种;爱的教育

    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最重要的是要从心里去爱学生、爱事业。一个感情贫乏、冷若冰霜的老师给学生的印象是凶恶、严肃,可畏而不可亲,学生难以产生敬仰之情,更不敢向其敞开心扉倾吐自己的衷肠。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用爱去关心每一位学生,才能做到教书育人,才能更出色的完成党的教育事业,为社会培养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要把爱播种到每一位小学生心中,使每一颗稚嫩的心灵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一、爱的种子是不需要选择土质的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些植物的种子对土质的选择是很挑剔的。不适合的土壤种子就可能会渐渐地干枯,根本长不成植株。在我们教育教学中,爱这颗种子,它对土壤的质地没有丝毫的要求。爱播撒到哪里,哪里就会充满阳光,使幼苗茁壮成长。
    在我们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扮演着一种高高在上威严不可近的角色。使得学生有问题不敢提,有思考结果担心说错受到严厉的批评,紧张的心态伴随每一节课。就此弊端,作为被人们尊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我们,不得不深思。要扭转这一弊端,爱的教育是首要工作。素质教育提倡面对全体,这就更要求我们在实施爱的教育时,一定要面对每一位学生。现在我们面对的是大容量的班级,基于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千万不要疏落某一位学生。
    一般备受关注的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还有那些老师心目中比较挠头的捣蛋鬼,至于一大部分的中等生好像是班级里最默默无闻的群体。经过多年来的工作,我认为作为教师,特别是学生的启蒙教育者,我们应该为这份神圣的职业做出更高的奉献,用真挚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谈到优等生,他们在班级里出类拔萃,每一项班级工作都彰显着他们的功劳,成为其他学生心目中的姣姣者。由于他们具备很深的素质,教师要以爱的教育充分感染他们,给他们充分的创造空间,展示空间,使得他们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这些学生的思想认知都是比较超前的,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很强。基于他们的这些特点,教师不仅要交给他们丰富的知识,爱的给予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随时注意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沟通做好思想引导工作,使他们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目标。教师的爱播种在优等生的心理,会使他们心灵的翅膀飞得更高。
    其次是大家心目中不尽人意的差等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注。成绩差,厌恶学习,纪律不好,甚至作业都完不成。这样的学生我们要有十分的耐心,多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厌学的根源。亲近他们,消除他们对老师的怕,愿意把真实的想法告诉老师,接受老师的帮助。教师要适时地为他们创造展示的机会,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加倍的鼓励,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体会收获的喜悦。在生活上多了解,多谈心,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生活和学习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班集体,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成为老师同学的好朋友。当他们犯了错误时,教师要避免上来不问青红皂白地就责备批评,甚至连辩解的机会都不给。这样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也会降低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不但事情解决不好,还会触伤一颗颗稚嫩的心灵。这时候,教师应该做他们的倾听者。通过他们的述说进行判断,然后单独和每个学生谈话,帮助学生认识到事情的利弊即产生的不良后果。从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处,主动诚恳的承认错误。这样做教师的爱会很自然的融入到孩子内心,这种温暖会使学生受到感动,对老师的敬佩之心也会油然而生。当我们看到差生的成绩时,不时的会皱起眉头。其实成绩差的学生也苦恼,只是他们并不知道该怎么做,很无助。这时我们教师千万不要用刺耳的言语挖苦他们,这样不但不会见效还会适得其反,使他们更加地对学习没有了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谈心,了解学生的内心,亲近他们关心他们的生活,伸出援助之手。课堂上尽量为他们创造展示的机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一定能行。勤与家长沟通,共同帮助孩子。渐渐地会使他们重新对学习产生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的爱播种在差生的心理,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可尊可敬、可亲可近,还让他们的头重新抬起来。
    再有就是常被大家不受关注的中等生。他们的默默无闻不经意间会埋没个性的发挥与展示,使他们渐渐淡化了兴趣的发展。这些学生是班级的大多数群体,如果忽视对中等生的爱,那么我们的教育会失败的。他们不需要老师分多大的心,但是教师一定要重视对他们的关注。他们的思维是平淡的,需要外界的发现和挖掘。课堂上,我们要细心观察,注意他们那越越预示又不敢举手的神情,老师要用激励的目光鼓励他勇敢地来回答。即使答错了,也要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敢于回答就是好样的。教师的爱播种在中等生的心理,会使他们平淡的思维泛起波峰,进而开发他们的潜能。
    二、爱的播种 成就教育事业
    爱的教育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精神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了无私的爱心,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才能千方百计教好学生。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为了教好学生,在自己的岗位上会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学生进步了,他感到欣慰;学生退步了,他焦急不安;学生犯了错误,他痛心和自愧。有了这种感情,他才能心甘情愿地去做那些有益学生的各种繁杂琐碎的工作,才能兴趣盎然地去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才能满腔热情地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才能潜心钻研和努力创造教育教学的方法和艺术,才能有更大的信心去教育好学生。教育不是万能的,有其局限性,作为教师,我们应看到这种局限性,以一种乐观的心态面对。只有对我们的事业充满希望,我们才能真正用“爱”来对待我们的学生,对待我们的事业。努力加强我们的专业知识修养,着力于个人的身心修养,珍惜我们的事业,坚守工作岗位,默默耕耘,为祖国的“爱”包含着对社会,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对学生的爱,只要教师做到了乐于奉献真正意义上的爱,就能够做好本职工作。爱在教师职业中是崇高而伟大的。新师德第三条“关爱学生”中首次把“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写入规范中,这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特大地震后的杰作。山崩地裂时,有什么比生死关头的本能反应更加真实呢?四闯危楼的彭州文弱代课女教师周汝兰救出52个孩子,而面对家长和记者时,她只是腼腆地说:“因为我是一个老师。”29岁的张辉兵老师在地震中救学生献出生命,遗体而指向逃生的方向。39岁的许念华老师在地震中勇救学生被活埋……这一幕幕让国人为之动容的场面,不正是爱的体现吗?
    三、爱是教育的基础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的形成。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和认可之中,他就会自信和自强。有学者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并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仍是我努力的目标。让我们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是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点击次数:126  发布日期:2013/9/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