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胡燕芬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    广西平南县思界乡初级中学    胡燕芬
      提要: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就是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呢?本文从循循善诱,明确深度学习的意义;激发兴趣,培养深度学习的意识;营造氛围,培养深度学习的习惯;教给方法,培养深度学习的能力;开展活动,构建深度实践的平台五个方面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一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而提高语文能力,从而达到主动、创造性的学习,进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深度学习;内驱力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就是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所谓“深度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它的核心是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习者的指导和顾问,而学生则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它能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发展,是真正有效的学习。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呢?
      一、循循善诱,明确深度学习的意义,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只有正确认识到自己学习的目标及意义,才能使自己的学习处于主动和积极的状态;而只有主动积极地学习,才能充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从而确保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地探索、选择信息,积极主动地建构、创造知识。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做出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使自己的注意力、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不断提高。
      二、激发兴趣,培养深度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初中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凭着兴趣学习的,对学习一旦产生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趣味导学就显得有为重要。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深度学习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来。
      语文教学中或引用诗词、成语、名言警句、寓言故事、对联、俗语、名人故事等,激发兴趣,丰富知识;或借教具、助领悟,如学习九年级语文下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课时,可先让学生听歌曲《我的祖国》,在听歌时让学生思考“我”对祖国的感受,悠扬的旋律会让学生想起祖国是多么伟大的情节,感人的歌词会在学生内心深处激起层层波澜。听完歌曲自然就会积极谈论自己的感受。这样,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对解疑有信心,学习主动性自然会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构思,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就能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情境,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向深度学习的意识中。
      教师教学方法要根据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反应达到顶点使师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如发现法,可以让学生主动探索,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点面结合法,是找准切入点,以教师的点带动学生的面,以学生的点带动学生的面,从而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层次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进行分层教学,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营造氛围,培养深度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培根认为:“一切天性与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与提高;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并对日后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之受益终生。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创设情境,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深度地学习,积极地探究。因此,教师尽最大努力创设一个充满关爱、平等深度、尊重个性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
      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要经过严格训练。语文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有生活就有语文。我们要打通课内外,建立起课堂——校园——家庭——社会的主体网络,让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广告、标语等各种语文信息走近学生,培养学生随时随地积累语文知识和信息的习惯,养成看书读书的习惯,并坚持不断,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其深度开发的意识,提高其深度开发的能力,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实现语文的深度学习。
      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善思善想的习惯、科学安排时间的习惯、刻苦学习的习惯、经常归纳整理的习惯,使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学习的主人。
      四、教给方法,培养深度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要授之以方法。可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能掌握一些学习的基本方法,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知道运用已有的条件去寻找解决问题、认识新事物、产生积极联想的途径,这是教给他们的一个发展受用的财富。一堂好的语文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多少;教师能指点一条路,学生可循此去探索思考;教师能给予一点启示,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地去拓展知识;教师能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地去实践运用。比如:字词学习的方法、写字的方法、造句的方法:或联系上下文意思理解文章内容,或用肢体动作演示理解,或查字典等等,学生积累了这些字词学习的方法,才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主动识字学词,不断扩大词汇量。对课文学习,可以先总体泛读,然后择其重点段精读,品词析句领悟审美;可以从审题入手,通过设疑直奔中心,有的可读后存疑,通过查找资料,上网获取信息,阅读课外书来提高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包括《读者》、《故事会》、《演讲与口才》、《语文报》等鲜活的报刊,在阅读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和随笔等等。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细,深度学习的能力就越强,就可以去广泛地自学,把课内的学习主动迁移到课外去,并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用来解决新问题,加以创造性的发挥。 
      五、开展活动,构建深度实践的平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培养深度探究、团结合作、创新实践的能力。如在上综合实践活动《桥》时,先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查找有关桥的知识;搜集和拍摄有关桥的照片;搜集有关桥的图片及说明文字(包括有关桥的名称的由来);回想自己读过有关桥的诗文;搜集有关桥的对联、谜语、谚语、成语以及有关桥的传说和故事,等等。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先分组交流,然后集体汇报,再让他们写成专题报告,并且每组同学要向全班同学口述专题报告内容,之后,组织同学进行讨论、评估。同学们有了亲身体验,教师再适时点拨,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参与热情。他们自愿组织,深度策划,自行实践。这样的学习,从实践中来,从学生中来,同学们自己动手,多种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应成为学生深度学习的阵地,应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品尝到语文给他们带来的无限的精神激励和鼓舞,让学生深度地去拥抱语文,让他们在广阔无垠的知识空间自由翱翔,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点击次数:72  发布日期:2020/8/10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