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优化数学教学方式 孙林娜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优化数学教学方式
◎ 陕西省韩城市实验小学 孙林娜
新课改提倡各科教学都要体现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观念,基础阶段的教育更是如此。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积极探索适合全体学生特点的课堂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及其实践能力的提高等。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新教材的实践者,只有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才能充分地、准确地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把握新教材的宗旨,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才能使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一、 重视导入环节,提高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上课亦是如此。在刚上课的几分钟里,学生往往对教师和新知识充满期待,信心满怀。这个时候,教师一段精彩的语句,一个有趣的故事,几副美丽的图片,一首简单的儿歌,往往能像磁石一般,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从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中,由于受数学课的抽象性、逻辑性强和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智力发展水平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往往对数学课望而却步,缺乏兴趣,直接影响了数学课的教学效果,所以如何在上课伊始设计精彩的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我先从一个诙谐幽默的故事开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给小和尚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给小和尚讲了一个故事……”在同学们不由自主的笑语中,我接着问“谁愿意接着往下讲?”在学生接着往下讲的过程中有人指出:“这个故事永远也讲不完,不要浪费时间了。” “这个故事为什么永远讲不完?”“因为它总是不断地重复这几句话。”老师接着说:“说得好,在数学王国里,就有一种小数,这种小数,小数部分的数字也会像这个故事里的几句话一样,不断地重复出现。同学们想认识它吗?”这样的导入,使学生一下子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不但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还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初步感知了“无限、不断、重复”等循环小数概念中重点词的含义。
二、创设生动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考
知识和内容,相对于问题而言,是处于静止状态的,无法赢得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在知识不断碰撞和增多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渐渐地失去激情,感到课堂枯燥无味,不愿进行深入地探究。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把问题与知识串联起来有机地整合起来,赋予知识生命活力,把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情感融为一体,促使学生深度地思考,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持续地发展。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出示一个放进红、白两种颜色球的盒子,让学生猜: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先猜,再摸球展示,多次实验后提问:"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刚才摸球的情况吗?"从而引出"可能性".再出示第二个盒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比赛摸球,摸到红球的获胜。当学生带着必胜的信心摸球时,却没有一个人摸到红球。由此引发学生疑惑、猜想:盒子里可能没有红球。此时适时展示盒子,"一个红球都没有,能摸到红球吗?"由此引出"不可能".紧接着提出设想:"如果任意摸,要摸到红球,盒子里应该怎样放球?"上例中教师借助游戏活动与问题引导展开教学,学生在"迫切想知道能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心理下积极猜想着、分析着、推理着。这样的教学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思维活动,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不断探究的过程。
三、加强教学实践,加深学生体验感受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认识数学和理解数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应该重视教学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完善教学方法来加深学生对体验的感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应该适当的引入一定的教学实践,这样不仅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促进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在进行图形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发的动手操作,通过动手实践来加强对图形的认识。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学生不仅仅可以加强对图形的认识,同时对图形的性质和特点也有了更加明确的掌握。动手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加深学生的体验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进行实践操作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这不仅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并存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体验式教学的效果。在课堂上可以进行相应的分组,在提出相应问题或进行相关实践操作之后进行有效的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和学习可以更好的活跃课堂气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
总之,上好一节数学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有很多,要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喜欢的、高效的课堂,更加需要我们每个教师认真的准备,而方法唯有自己不断的反思和求教,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实用的方法,让数学知识成为学生体验生命快乐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