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教学策略摭谈 ——以统编九年级下册《陈涉世家》课堂教学为例 任 岚
中学文言文教学策略摭谈
——以统编九年级下册《陈涉世家》课堂教学为例
◎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中小学教研室 任 岚
古诗文是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是中小学生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窗口和起点。因此,打通古诗文教学“瓶颈”,培养汉语言文字根基,增强中小学生文化意识,弘扬并培育民族精神,繁荣新时代文化,古诗文教学具有重大意义。但从当下一线学校教学实践来看,中小学古诗文教学现状却不尽人意,在教与学中存在很多误区。绝大部分教师往往停留在逐字讲授,既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古诗文阅读兴趣;更不利于拓展古诗文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古诗文素养。古诗文课究竟如何上?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及近年来作为教研员的观课评课体会,以统编九年级下册新增篇目《陈涉世家》为例,谈几点意见。
一、梳理、识记,养成阅读习惯
文言文教学内容要点,首先在于文言,即语言文字。学习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包括通假现象、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的活用、特殊句式等。新授课上,教师和学生已经逐篇学习、了解。如何梳理课本内容?复习课上,教师不应该再按照新授课的方式进行复习教学。我认为,在对课内文本进行复习时,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所学课文的重点文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让学生自主识记,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逐字逐句一讲到底。比如,让学生进行“挖空”练习。以题单或表格的形式,将课文需要识记、掌握的重点字词后留空,让学生释义;重点句子划线,让学生翻译;名句留白,让学生填空。可以逐课进行,也可以单元整合归纳。文言文复习课的课堂模式改变,既省时(以往的讲授式复习,很多教师抱怨课内文言复习内容太多,时间不够),省力(以往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不配合);又高效(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知识点掌握度高)。着重培养学生语言理解与运用的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
1.梳理基础知识
陈涉世家(节选) 司马迁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 )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 )当行,为屯长。会( )天大雨,道不通,度( )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 )公子扶苏。扶苏以( )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 )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 )鬼,曰:“此教我先威( )众耳。”乃丹( )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 )怪之矣。又间( )令吴广之( )次( )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 )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徒属皆曰:“敬受命。”乃( )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 )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 )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 )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 )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 )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2.归纳总结文言现象
文言现象(重点字词句)积累 | |||||
通假字 | 古今异义 | 词的活用 | 一词多义 | 特殊句式 | 名句默写 |
二、巩固、积累,培养阅读思维
文言文教学内容要点,其次在于文学,即作家作品、风格流派、文学史背景等。这一环节是在梳理课文内容后,针对课内重点、难点,联系考点,进行训练,考查学生对课文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情况,进一步巩固积累,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着重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语文核心素养。
《陈涉世家》阅读训练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发闯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野芳发而幽香
B.广故数言欲亡 既克,公问其故
C.扶苏以数谏故 勿以善小而不为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下列各句不能表现陈胜、吴广谋略的一项是 ( )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D.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涉世家》有陈胜两句豪言壮语:一句表达自己胸怀大志的,
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写男儿当自强的,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迁移、拓展,升华阅读能力
文言文教学内容要点,其三在于文化,即作家人生际遇、传统文化影响等。这一环节是选择与作家作品相关的课外文言,进行拓展训练,考查学生迁移运用知识的水平,升华学生阅读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审美发展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语文核心素养。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3题。
甲文
(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乙文
项籍(字羽)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有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1.甲文中“天下云集响应”,与《陈涉世家》(节选)中陈胜对起义形势分析的预见相一致。请你写出《陈涉世家》中起义的根本原因和陈胜的预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文和《陈涉世家》第②段都写的是陈胜、吴广起义,但在表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文中项羽和《陈涉世家》中陈胜都有一句豪言壮语,来表达自己胸怀大志,分别是哪两句?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简要分析选文乙中项羽和《陈涉世家》中陈胜各自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之,文言文教学,学生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主要培养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意义的能力;而文言文复习,则是在学生已经读懂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积累文言知识,拓展阅读视野,提升文言阅读能力。因而不能再跟文言文教学一样,以疏通文句、理解大意为主。教师应该有意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从中汲取民族智慧;引导学生评价文本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提高学生对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学习。让学习成为思辨性的学习,形成学生高层次的思维品质,从而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与课型紧密结合,落实到具体的学科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