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推进数学生活化 提高课堂有效性 李 丹

                    推进数学生活化     提高课堂有效性

                          ◎    陕西省大荔县观音渡小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学的应用已经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不再认为数学仅仅是一个工具,对于数学的研究已经上升到了思想层面,但是数学和生活脱节的问题一直亟待解决。新课改前,教学主要是理论知识灌输的形式,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是教学的最终目的,随着新课改步伐的不断加快,传统教学思想已经很难满足学生需求,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索学习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之,兴趣作为一种能够引导人们产生进一步探索欲望的情感,其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善于描绘生活画面,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生活画面,并在画面中融入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中,某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张洋妈妈带45元钱去超市买鱼,一斤鱼9块钱,那么她可以买几斤鱼?怎么列算式?通过提问学生迅速作出了正确回答,而教师给予了充分表扬。然后教师进一步设问:李璐的妈妈也去买鱼了,她带了48元,那么李璐的妈妈可以买几斤鱼呢?剩多少钱?这样利用生活画面,由整除引出有余数的除法的算法,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激发探索学习的兴趣。

    二、挖掘生活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们知道,越是学生熟悉的,学生越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应努力挖掘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契合点,创设一种生活式教学情境,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比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节内容时,上课一开始,我就拿起手中的教科书,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猜猜这本值多少钱?”“10元。“”20元。”“25元。”……学生都积极地回应着,谁跟谁说的也不一样,不过,你们都说出了一个钱数,钱就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叫人民币。那么,你们能说一说,日常生活中都什么时候需要用到人民币?“”买文具的时候。“”买衣服的时候。“”买玩具的时候。”……“嗯,不错,看来大家都知道人民币在我们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你们想不想了解更多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呢?下面,就跟着老师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吧。这样,我通过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引起了学生对人民币的关注,从而积极主动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当中。

    三、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生活体验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目的除了提升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水平之外,还表现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方面。因此,当数学知识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对该知识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过程中的应用。要想提高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务必要加强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工作,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数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

    以“百分数”教学为例,教师要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课后数学实践,结合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商场促销、打折等情景,联系课内教与学情况的同时科学设置有关“百分数”实际问题,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把握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针对性调查实践,在采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活用掌握的百分数知识点,包括思想方法、解题技巧等,然后,通过对比、分析、探究得出较佳的解决方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锻炼学生发散、逻辑推理等思维。这样,我通过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一方面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变得乐于投入,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四、培养学生生活化数学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会用数学的观点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认识身边的事物,以及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学习的较终目的。数学教学中,一些知识是抽象的,晦涩的,难以理解的,数学教师要做的是将学生难以理解与掌握的抽象知识,变得生动与鲜活,成为学生能领悟、能体会的知识。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课堂,在生活中可以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在生活中无时不刻地存在着数学现象,教师要指引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

    例如在新学期数学课堂一开始,给学生布置以下课题: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接触到的数学知识,以数学的视角观察生活中的细小事情。有同学记录:“今天我和妈妈去菜市场买鱼,卖鱼的婆婆说要27元,妈妈和她讲价后只付了25元,便宜了2元,27-25=2。”又如:“今天哥哥的学校和其他学校进行篮球比赛,我默默地帮哥哥计算得分,进球时看到计分板上的变化,计算刚才的进球应该得2分还是3分。”通过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琐事中,并自行记录,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合理安排时间,思考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将数学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数学生活化意识,将使数学教学事半功倍。

    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适应时代的变化,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情景式教学模式,在生活中巩固学习过的数学知识,促进小学数学生活化,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提供了一些促进小学数学化的策略,但由于各个学校班级情况和具体教学内容的不同,促进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本文不够全面、缺乏针对性,还需要广大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总结,推动小学数学生活化的进程,提高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点击次数:158  发布日期:2020/4/2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