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吴秋琳 邹业恒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    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公会镇清泉小学  吴秋琳  邹业恒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潜能,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介绍了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方法,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

    所谓趣味性教学,主要是指主张挖掘学科学习的趣味性,摆脱传统枯燥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著名的教育学家培根说过,“兴趣是学习的萌芽”, 一个人只有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才会对它产生积极的探究欲望并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利用这点来挖掘学生学习潜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就能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应提升教学趣味性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思学、乐学呢?

    一、导入激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作为语文老师,课堂导入往往十分重要,一个好的导入就是成功的一半。但是,现在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导入环节所使用的导入方式固定单一,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导入环节根本起不到它应有的价值,一节课下来,乏味得如同白开水一般。鉴于此,新课伊始,教师不妨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掌握的知识和新课内容,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设计一个新颖、有趣的导语,使之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眼球,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对新课产生一种学习的期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致勃勃地学习语文知识。比如,在学习“四个太阳”这一课时,一上课,我给学生出了一个谜语“一个圆球,挂在空中,四季出现,冬天少见。”“是太阳!”学生脱口而出,“是的,是太阳,大家都知道,天空中只有一个天阳,但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却是《四个太阳》,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四个太阳都是什么样的太阳呢?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看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我利用谜语和悬念,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觉得新课内容好玩有趣,又急于弄清原因,从而专心致志地读起了课文。

    二、游戏添趣

    课堂从来都不是知识的“大满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确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它还要求小学语文课堂具有趣味性,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快乐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为读书而读书,为学习而学习。小学生具有好动、爱玩的性格,他们的认识比较直观,不一样的、特别的、有新意的东西就会吸引他们的兴趣。而游戏恰好可以满足他们的这一性格需求,所以对儿童来说,游戏时时刻刻都对他们有着极强的吸引力,玩游戏时他们总是心情愉悦,精神振奋的。鉴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将有趣好玩的游戏引入到语文课堂中,如此,能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会怀着十分欢乐、愉悦的心情去学习语文知识,有助于我们轻松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的方法很多,如在讲歇后语多的文章时,可以在 当堂检测环节设计歇后语大比拼游戏,让学生们对歇后语,课堂效果良好;在讲解引用名言警句比较多的文章时,可以在当堂检测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名言警句擂台赛;在小学中高年段,学生成语积累量达到一定程度时,

    可以在语文课堂上抓住恰当的时机,与学生一起进行成语接龙” 数字成语PK”“动物成语竞技赛等游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开始,在意犹未尽中结束,在愉悦的氛围中积累了知识,在竞赛的激情下产生了对知识的渴求。

    三、表演增趣

    小学阶段,学生具有好动、好表现的特点,所以,我们可将角色表演活动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角色表演活动,既能满足学生好表现这一特点,同时也能使语文课堂变得富有趣味性,能够体现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和实践性特征,让学生觉得语文学习并非枯燥乏味,从而兴趣盎然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喜好,让他们自行组成表演小组,商议角色分工,构思所演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通过创造性的体验和感受,充实孩子的情感世界。如在教学《白兔和鸭子请客》一文时,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一个学生演白兔,一个学生演鸭子,让他们演示白兔、鸭子请客的过程以及它们的对话。这样,让学生由旁观者的角色转为当事人的角色,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彼此的对话亲身体会当事人的心情与感受,从而明白“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喜欢”这样一个道理。这不仅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而且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学习到新的知识,这样的知识也是死板的传统课堂不能教授的。

    四、作业加趣    

    为了增添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课后作业入手,巧妙灵活的设计课后作业,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中,大多数老师都是以强化练习为主,这样的作业是枯燥的,没有一点趣味性,学生作业大多数都是在教师和家长的监督下完成,虽然是完成了,但是学生真正所掌握的知识是微乎其微的。爱动、好玩是小学生特有的天性,因此,教师设计课后作业时要根据这些特点进行。课后作业设计不能只限制于写、读、抄,更多的是要融入可看、可写、可读、可玩耍等多种多样的内容,让学生的创造性及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设计课后作业设计时,老师选择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根据学生不同爱好及兴趣,选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课后作业设计。这种方式设计出的课后作业不仅能满足教学实际需求,还能让课后作业更具有趣味性,让学生成绩有所提高。比如在学习了《鲁班造伞》这篇课文后,可以要求学生回家利用家里能找到的材料,自己动手做一个物件,然后带到学校来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这样一来,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五、情境生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大量语言生动、意境优美的写景散文,在教学时,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指导朗读,学生势必会感觉到枯燥乏味,这时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切身感受文章中所描述的景象。如在教学《西双版纳密林奇观》一课时,教师可以一边播放西双版纳的录像片,一边介绍那里的风土人情和神奇景观,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西双版纳的美丽与神奇,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将单调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图像和配乐朗读有效结合之后,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既突出了“朗读课文”这一重点,又突破了“课文内容理解”这一难点。这种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氛围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学生乐于接受,并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在熏陶与感染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语文学习的效率。

    总之,新课改给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给我们教师带来极大的挑战,我们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点击次数:97  发布日期:2020/4/2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