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学生的激情引导到爱好作文上陆道芝
如何把学生的激情引导到爱好作文上
◎ 贵州省独山县小学 陆道芝
作文教学要防止以下几点:不顾作文教学的阶段性,教育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基度。忽视“需要”“意志,在强化学生写作的作用时,只重语言文而应试教育中,工作重点放在传播知识和提高应试能力上,忽视认识能力的培养,只重视学生的表达能力,忽视积累思想品德教育,结果造成高分低能、思想混乱、近视猛增、最后是老师割断作文与育人关系、放弃作文教学的德育作用。布置作业时只注意质量,而忘记了分量,学生是否能吃得消没有去考虑,在授课时对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不加纠正,学生对教师作文教学不感兴趣。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怎样把学生的激情引导到爱好作文上 ? 我认为要注意避免以上这些方面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激情
怎样把学生的激情引导到爱好作文上,我采用了两种方法:其一是讲清作文的重要性,写好作文,材料是关键的一步。优秀名篇都是作者留心观察生活,注意 收集材料的结果。并通过分析课文,作文评讲鼓励为主,这样学生对本身渐渐产生兴趣,学生的有意注意则转化成无意注意了。经过教师和优秀学生的示范,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如我们去公园,观后要求学生写一篇观后感;我也当堂在黑板上写下此文,写了那些精湛的艺术品给我有什么印象,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又是怎样构思这篇文章的,学生从我这里学到了怎样观察;构思作文的方法。平时作文写得好的同学,有的推荐到报刊发的评讲时当范文分析和念给大家听,经常组织参赛和竞赛表扬的有心人,注意日常生活写作的材料的积累,于是学生中写出了好的作文。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从观察到作文,是观察得到的材料在头脑里进行加工整理、,并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过程,就是取材---构思—成文,是由具体地感知客观事物到用语言具体地表现客观。但由于有的学生语言储备不多,缺乏丰富的词汇,也无从表现出来的文章依然是不具体的。所以作文教学中,要综合训练。既要让学生多读,又要培养学生把语言训练与写作结合起来,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可充分写,从中学习语言知识和写作技巧,同时注意发展学生的思乡,阅读课文中的“看图学文”,认真训练提高作文能力。小学生年龄小,观察、理解、分析、表达等能力都处于起步阶段。注意观察的层次性、微观性、部分的独特性。前者借助观察画面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后作文,教小学生作文,首先让学生学会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表达画面的内容。要多方引导,多项训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前者重在理解,后者重在表达,只有理解了东西,才能更好地表白,如周总理生活俭朴的重要特征是什么 ,看图时教师作恰当的点拨,使学生从中了解,学习作者如何根据图画内容进行分析和了解,以及写作的目的和表达的意思。
三、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作文的表达能力包括用词造句,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是素质教育。传统教育突出的弊句成段的能力,连段成篇的能力。这三种能力是小学生作文力的构成要素,体现着培养小学生作文表达能力的程序。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素质全面提高,造成心理承受能力我服务能力差、独立思考能力差等,把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级来说,应着重练习写句子。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不多,是当前基础教育的热门话题、也是教育工作者探讨的语言训练,依据教材提供的图画说话。学过汉语拼音之后学生从图画整体入手,把图画中的事物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相关的记忆表象调动起来。 在写话训练中,要求中年级写片段是为高年级写篇打基础。这是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四、批改与作文评讲
批改作文是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环节,也是指导的思想品德观念,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要通过作文批改了解学生情况,眼于学生的发展,着力于基础,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健康之处和不足之处,然后,进行认真的讲评,把写得好作文树立于班上、全校甚至推荐发表。同时教给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之间相互修改文章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
我们应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着眼,树立大语文观,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让学生知道,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坚强的毅力和积极的态度。
总之,作文教学和激情、观察、指导、训练、评讲是密切联系的,是观察而后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既注意观察的顺序性,整体性,只要各方面结合得好,就会源远流长,根深叶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