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数学教学 发展学生个性贠亚军
开放数学教学 发展学生个性
◎ 陕西省大荔县官池镇九龙小学 贠亚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而“开放型”的教学恰恰符合了这一教学改革的要求。因为它的课堂教学突出了“人的发展为本”: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全方位参与创造条件;更好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要,使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更好地启迪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下面谈谈本人近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围绕着开放式课堂教学所进行的初步探究。
一、营造氛围,打造平台
好的课堂氛围是一节优课好的开始。在学生没进入状态前,教师要利用情境创造把学生的思维拉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充分认识学生能动作用,不断引领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课堂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数学课质量的高低。课堂组织不仅仅在于追求学生坐得端端正正,而是要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态大方,神态自如,要充满自信,要温和可亲。教师的语言要声情并茂,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不感到疲劳。能做到这些,学生的注意力基本上就被吸引过来了,整节课也更有活力。
比方说,在讲授《7加几》这一章节的时候,令受教者自主思考6+8之和,之后在小组中进行探讨将解答思路予以交换,在观点表达过程中令受教者阐述各自见解,并借助板书形式阐释运算理念。一些学生谈到,将6变为10应当加上4,因此可以将8划分成4与4,因此6+8就可以转换为6+4+4,所以最后结果为14;一些学生还谈到将8便为10需要加上2,因此可以将6拆分为2+4,可见,这一运算也可以转变为4+2+8,这一运算环节借助不同的思路学生们纷纷收货了属于自己的成功。运算方式多样化令学生思维得以创新,信心得到了鼓励。这样开放式的授课方式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有着巨大的效用,彰显其主体地位,和当今认识建构主义理念相吻合,师生间保持一种平等协作关系。数学授课环节,施教者可以预留问题设计的目的,对学生进行观点阐释予以引导,公平的给予学生走上讲台表达见解的机会,营造开放式授课氛围。将小学数学课堂打造成充满温馨的施教平台,受教者也因此得到阐释观点的机会。
二、倡导探究,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并非是学生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己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在新课学习中,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学生留下探索与思考的余地,允许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养成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这是现代数学学习过程中提倡的组织方式。可以独立探索,也可组际交流。接着归纳小结。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只作点拨引导,将最优方法推荐给学生,但不应把某一种方法强加给学生必须使用,应该是“你喜欢什么方法就用哪一种方法”。
例如:在教学“比多少”一课时,在学生看图设问之后,可以让学生四人一组,看书第50页的主题图说出:“你认为谁多?多几个?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们各抒己见,思维活跃。有的说:“我是用连线的方法,一个男同学对着一个女同学,最后发现男同学比女同学多1人。”有的说:“我是用数的方法得出来的,男同学10人,女同学9人,10比9多1,所以男同学比女同学多1人。”……最后,在学生的信息反馈之中,归纳总结出“比多少”的两种方法和“数一数”比法的三个步骤。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新课的教学从“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群言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数学课堂成了“百花斗艳,百鸟争鸣”的学习乐园,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天地。
三、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为了避免高层次学生“吃不饱”,学习动力丧失,低层次学生“吃不了”学习兴趣全无的弊端现象,可采用分层练习的方法,即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设计基础题、提高题、综合题,分成A、B、C三个层次,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教师分类指导,这样有利于因材施教。在引进开放题练习的时候,教师要把握好“放”的度,不能忽视 “收”的作用,既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不失教师的主导性。
如在教学人教版第册《认识平面图形》一课时,由于平时同学们乐意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所以首先想到采用小组合作来完成这一节课。我提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好课前各种图形收集准备工作,小组成员在合作的过程中,组长根据组员的的个性特点进行明确的分工,有的对同学进行买材料,有的进行设计,有的把设计好的图形剪下来,在设计的过程中,同学们集体讨论设计的方法,在课堂上用已准备的平面图形拼出美丽的图案,小组成员纷纷出谋划策,最后在组长的统一下达成一致。在这个活动中同学们各尽其职,没有一个空闲,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体现。在这个收集准备的过程中,孩子们既亲身体验了学习的全过程,同时又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参与的乐趣和自己存在的价值,获得了一种比较积极的情感体验。
总之,开放式的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新课程理念下的开放式数学教学,是一种开放情境,调动学生探索学习、激发创新、发展个性的教学。教是开放性的引导,学是参与式的体验,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沉闷的传统式课堂教学转变为开放式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操作、思考、讨论、交流、争辩;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表现,发展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都以主体的身份最大程度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喜欢学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