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生德育教育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雷伟军
重视学生德育教育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 陕西省大荔县段家镇中心小学 雷伟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小学语文的课本及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中都蕴含着很多的德育教育的因素,如果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老师有效利用教材,在授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其他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更加行之有效。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老师要结合小学生的性格以及学习能力,从教学的点点滴滴之中进行德育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提出了一些策略与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进行了一些阐述。
一、挖掘教材内涵,加强情感渗透
教师开展语文工作的基本工具是语文教材,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十分必要。这有利于教师在小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开展德育教育的渗透。通过丰富多样、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实现德育教育。首先,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总结教学的重点。比如,教材中有大量描写正面人物的、祖国美好河山等等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文字之美,还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此外还促进他们产生具体道德的情感体验。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德育熏陶。
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的情感目标是:在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之情。为了能达到这个教学目标,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从让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感受天游峰的高和险入手,为后面体会老人的自强不息作好铺垫。“我”与扫路人对话是教学的重难点,表现了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性格。我让学生走进文本研读,认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并在有感受的地方写上批注,引导学生通过老人朴素的话语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体会出天游峰扫路人的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二、联系生活实际,深化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开展,并不是思想品德课堂的延伸,教师在保持语文教学特色的同时,要体现出语文德育的特殊价值,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语文教学目标,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引导和启迪,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联系自身情况,从而形成语文德育的协同发展作用。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将更和谐,学生能够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语文德育教学,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教风。
例如在《学会合作》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组织学生谈一谈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与人合作的事例,在合作中自己有什么样的想法和表现,有怎样的收获。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会联想到平时运动会、大扫除、联欢会、小组学习等很多合作场景,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合作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在《我选我》一课学习中,教师可以模仿课文中的情节组织学生开展自荐会,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能够为班级提供怎样的服务,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争当班级图书角的管理员、卫生监督员、板报组成员等,这样的活动形式能够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员,从而培养学生的班级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实践“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公益心和责任感。
三、重视感恩教育,颂扬传统美德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培育的圣殿。我们应该让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对高尚道德生活与丰富人生的体验过程。让知识增长的同时也让同学们树立健康高尚的品行。其实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立足于与文学课教学,积极探索,积极参与教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小公民。
《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讲述了琳达一家三口人先后捐献角膜的经过,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琳达思想发生的深刻变化,宣扬了人道主义、博爱、奉献精神。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感染,而深切地感受到给予的快乐。而我的学生们,独生子女,万般宠爱集于身,从们已习惯了接受爱。父母的艰苦付出,他们视为应该,心安理得,很少去体会父母的辛劳,很难有感恩之心。于是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感恩教育。首先,我满含深情地朗读文章,安静的教室里,同学把头埋得很低很低,而后谈起了我年迈而饱经沧桑的父亲,谈起父亲给子女朴素的父爱,谈起我为人父后对父爱的理解,教室里鸦雀无声,显然同学们与我产生了共鸣。第二天的作业交上来了,他们不约而同都把主题定为关爱他人,我欣慰地发现:孩子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文中流露出对弟弟的关家,如春雨滋养着孩子门的心田,他们的言行也在日益改变.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认真对待。我们要在每一次学习过程中,既让学生学习到知识,又锻炼到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得到全面的发展。当今社会对学生的个人评价已经不再是仅仅看知识,而是更注重学生的个人品德。因此,从这方面讲,我们的教学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够从自身出发,总结出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德育教育方法,促使学生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