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析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高 卫

                   浅析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   陕西省大荔县胜达实验初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方式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难点。语文阅读教学的提升,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平,还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促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如何在新形势下响应时代号召,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成为师生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创造轻松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教师要善于创设一定的情境,用自己博大的爱来融化学生干涸的心田,让学生在爱的情境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张开想象的翅膀,激起情感的涟漪。在语文教学中创造一种轻松、和谐、风趣、愉快的课堂气氛十分必要,学生可以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努力学习和探究。要形成这样一种课堂气氛,教师必须尊重学生,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这样学生才敢于大胆发言,才敢于自由争辩。而当学生一旦认识到自己的探索成果,那种焕发出来的自信心,以及因此诱发出来的智慧潜力往往是超出教师意料的。

    每周第一节课,我都要问学生:“你回想一下,你们和老师在一起什么时候最快乐?”同学们有的说是和老师一起谈心的时候、有的说是和老师一起参加活动的时候、有的说是和老师一起辩论问题的时候,就在老师营造的这种充满爱的宽容中,激起了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燃烧起了学生的智慧之火,这样的课堂必然是和谐的,课堂气氛也必然是生机勃勃的。

    二、精心设计阅读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

    在初中阅读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快、更准地理解阅读内容,教师的引导有着很强的作用,能够给阅读指明阅读的方向及重点,延长教师需要进行精心设计问题,来引领学生进行阅读,较快的掌握文章的作者中心思想,把握文章的主旨。教师在进行主导性问题设计时,要站在整体高度对学生进行步步深入的引导,由浅入深、由点到面逐步使得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有效回答实现对整个文章的理解,引导学生和课文进行对话,与作者通过文章进行沟通和交流,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默契交流。

    如在学习朱自清“背影”一文时,教师可以这样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作者描述了什么事情?讲述了什么事?表达了何种情感?“背影是一种什么样的背影”通过步步深入来不断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在从细节进行阅读和理解,这些带有开放性质的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找到答案,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及创造性思维。如在学习“孔乙己”文章中,教师可以设置“文章叙述了几次笑”,“每次笑的含义是否相同”,通过问题暗示学生来理解每次笑的内涵的不同,理解孔乙己每次笑的不同心态及表达效果。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实现有效阅读。而且通过这些问题能够直接点破阅读的重点,体现文章的主旨,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及写作主旨大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与课文通过文字形式进行思想的交流、碰撞,达到阅读的最高境界,实现对文章的认可、欣赏、评价等,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三、创新阅读教学模式,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一味强调教师的指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的参与意识薄弱,阅读积极性不高,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更新教育观念,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绪,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三峡》这篇文言文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己尝试翻译课文段落,然后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适当予以指导,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词语和句子,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3]。同时,在阅读活动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共同讨论、探究词语含义、句式特点和课文大意,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例如,在讲解《论语十则》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和同桌一起讨论“说”“知”等字的读音、意义等,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新课程教育强调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而阅读是一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总结分析来代表学生的阅读体验。加强语文阅读对学生的熏陶的感染作用,让学生用积极主动的心态去接触阅读,喜欢阅读,并爱上阅读,同时,学生也能从阅读中得到美的享受,獲得思想的启迪以及情感的熏陶,这些,是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只能靠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得来的,是教师给予不了的。所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阅读,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继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点击次数:192  发布日期:2020/4/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