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张红曼
浅析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陕西省大荔县实验小学 张红曼
“语文课是一种灵动的语言课堂,是豪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氛围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恰当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能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笔者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深深感受到情境教学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能顺应小学生的发展规律,点燃智慧的火花,从中获得认识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一、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方式。”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一,符合小学生注意力时间短的特点,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教学变得妙趣横生。在游戏中可以激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多方收集资料,以游戏活动的形式将数学知识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游戏情节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例如课文中如果出现类似角色扮演,就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来,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熟知了课文内容,也能更好的揣摩人物的心理特点,更好的去表达,去理解人物的感情与心理变化,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一来,课堂气氛活跃,老师教学也变得轻松,同时利用了学生爱玩的天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活动能力,提供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的同时,教学的质量也得到了改善,学生自身发展也得到提高。
二、创设质疑情境,促进学生思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引起的。儿童好奇好问,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新颖、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生的迫切愿望。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由学生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个性。
比如在对《海底世界》一文进行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篇文章,接着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你是一名小记者,你采访文章作者时,对于海底世界这样神奇的地方,你会问他什么问题呢?”当带着寻找问题的激情的学生在对这篇有趣的文章进行阅读时,海底奇妙的景色一定会把学生吸引住,很多奇妙的猜测和想法由此产生,这样就会有很多问题被提出来,如:“海底的物产资源可以转移到陆地使用吗?”“海底世界鱼儿的种类那么繁多,它们在一起不会打架吗?”“人的耳朵和鱼儿的耳朵不一样吗?为什么海底动物说话我们听不到?”这种方法的应用,学生思维能被有效地激活,还可以丰富学生课外知识,学生能主动思考作者笔下的海底世界的各种情境,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一些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创设想象情景,拓展学生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科学巨匠爱因斯但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教师制作教学课件时,可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文字,图画、声音等融为一体,又将影视艺术中时空跳跃、时间倒置、蒙太奇等手法,当如此新奇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时,学生很容易引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如《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用课件呈现《嫦娥奔月》视频,让小组合作,改编故事结尾。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想象,有的小组让嫦娥可以找玉皇大帝赐予仙丹,可以返回人间。有的小组让后羿昆仑山上的西王母再赐一颗仙丹,让后羿也可以升天去看嫦娥等等。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改编的故事结尾,把这个让人感到分离的悲凉与痛苦的故事变得更美好。在此案例中,笔者创设视频情境,引起大家的同情,学生们畅所欲言,让思维在碰撞中闪耀火花,都体会到了嫦娥的善良,后羿和嫦娥离开后生活的艰辛以及相思之苦,发挥丰富的想象,为故事改编了N个美好的结局。
四、创设生活情境,丰富语文课堂
创设生活情境,就是从学生生活中最熟悉、最常见的事情、现象出发,引导学生获得生活的再次感知、体验。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语文教学时为了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师运用贴近生活、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让学生获得了最真切的感知,从而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互动交流,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钓鱼的启示》教学中,由于该课文主要讲述的是“我和父親去钓鱼”,中心思想是“道德抉择”。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并将日常生活的现象融入到教学情境中,进而引导学生:“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请大家观看这几幅图片(各种各样的鱼)”“如果大家去钓鱼,你希望钓到哪一条?”学生见识相对少,会深陷思考当中,产生一系列的疑问,之后教师不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出教学内容:“看来大家都不知道啊!但是其中一条鱼就是本课主人公钓起来的,但他在钓起来鱼后又做了什么?”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正式学习中,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学习中也会更加认真。
综上所述,营造良好的课堂情境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学习语文。教学其实也是一门艺术,怎样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快接受课文,在不枯燥、轻松的学习环境中体会作者感情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老师必须结合语文教学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学生的情感来营造不同的学习氛围,积极展开教学中的双边活动,积极倡导“合作、自主、探究与快乐”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