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与探究 赵爱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与探究 

      ◎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城关镇九年制学校     赵爱兰

    摘要: 通过开展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激发,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思维模式的发展和有效性建设。通过这种培养方式的建设,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加强自身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完善,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当前阶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有效措施进行研究,以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教学;创新意识;策略;

    加强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性发展,也是实现学生想象能力与创造力提升的重要保障。由于学生自身的年龄较小,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但若是教师在这个时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可以挖掘他们的潜能,增强他们的创造能力,这对学生之后的创新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来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原则

    1.知识性原则。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创新是学生学习的高级形式,只有学生熟练的掌握了基础知识,才可以进行创新。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起一个知识的桥梁,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的容易。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的研究教材,顺应改革的需要,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模式,为他们的创新打下基础。

    2.质疑性。

    学生知识的产出需要学生发现问题,如果学生没有质疑的精神就不会深入的去思考,更不会去进行创新。所以学生提出问题是进行创新的一个源头,也是最后的归宿。

    3.主体性。

    教学活动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设置。简单来说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的角色,而真正的想要转变这一点并不是简单的事情。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有主体意识,把握自己学习的节奏。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具体方法

    1.转变教学思想和方法,加入情感教学。

    数学教师要积极的创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只是做知识的传递的人,而是应该是组织,引导和合作的人。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方法来探索和思考问题,因为学生只有使用了自己的方法才是创新。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的进行探索和学习中获得的,他们的创新能力也是在使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发展的。课堂教学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要场所。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在课堂的组织上面也要鼓励学生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创新,让学生能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举一反三,不断的升华。另外教师也是课堂的组织人员,一节课的质量如何,教学方法有着很大的作用,所以教师要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找到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模式就是“主题分层”。这种模式主要是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分层,分层的依据主要是考虑学生的智力,思维和学习方面的差异,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要求。在分层指导的时候,也是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具体可以是教师教学生,也可以是学生教学生,或者师生一起努力来解决问题,最终的目的就是分层递进,实现整体的提升。这种模式不仅仅可以照顾到班里面的每一个学生,还可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入自己的情感,成为学生的朋友,多关心和爱护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好奇心是学生创新的前提,教师要鼓励学生好奇和想象,哪怕他们的思想是不切实的,教师也要先肯定他们。教师要注重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独立的思考,主动的获取知识,感受学习的乐趣。当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获得答案的时候,教师一定不能只是轻描淡写的夸奖,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愉快。

    3.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教师要给学生构建更加适合学习的条件和环境,鼓励学生去解决问题,因为学生的创新是需要在轻松的环境下才可以完成的,学生需要先进入知识然后再发现,最后独立的进行创新。教师要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展露自己的想法,发现其中的碰撞点,留给他们时间如讨论,不能为了方便而直接给学生灌输知识。数学教师在进行备课活动的时候,要设计出一些可操作的环节,让学生利用学具来学习,还要营造竞争的氛围,让学生产生成功的欲望。还要构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自由的和同学和老师进行沟通。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创新,学生可以获得很大的自我满足感,而这种情绪也可以帮助他们今后更好的进行创新。

    总而言之,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让他们更好的参与到学习活动里面,并根据他们的不同,进行因材施教。还要更好的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不断的启发他们,引导他们更好的结合教材里面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进行创新,发挥他们的创新意识,这对促进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赵跃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初等教育,2017(10) .

    [2]孙艳平.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研究[J].初等教育,2018(2) .

    [3]陈小平.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分析[J].初等教育,2013(7) .

     


    点击次数:97  发布日期:2019/12/2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