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技能的体会 李晓霞

    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技能的体会

    ◎    山东省招远市庙后吕家初中    李晓霞

    理解是阅读的目的,要想提高阅读能力,就必须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和阅读技巧的掌握。语言能力是指拥有一定的词汇量及相关的基础知识。而阅读技巧包括掌握文章主旨,猜测生词词义,抓住细节问题进行推理的能力。语言能力的获得在于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积累;阅读技巧的获得则需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训练,不断提高。那么在中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并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呢?

    一、立足课本,开展整体教学

    阅读能力依赖于综合训练。听说读写扎实,学生语言结构意识强,基本词汇掌握牢固是阅读能力提高的先决条件.我们是农村中学,缺乏外语环境,学生获得英语知识的来源只有课本,大部分学生只能通过课本来获取信息,提高词汇量。为此有效地提高课本材料的阅读是重中之重。

    ⑴ 阅读前,教师先教一些较难的单词或词组或有碍课文意思的单词或词组。(留一部分生词让学生在阅读中猜测)而后介绍一些跟阅读内容相关的一些背景知识;然后根据文章标题,插图或利用简笔画等引导学生预测文章内容。如在教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Section A, 3a 的阅读短文时,教师先教一些词组。eg  land, surprise, souvenior, amazing。然后拿出挂图,让学生描述各幅图画的内容,叫学生猜测文章可能要描述的事情,教师再给出一些短语,让学生用这些短语结合图画内容连成一篇短文。这样,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大意及词组的运用有了初步的印象。

    ⑵ 阅读时,教师可先提出几个指导性问题,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完整篇文章,回答老师设计的问题。学生听读后,对文章的内容有了进一步了解。然后要求学生默读,解决教师精心设计的 T/F 判断题或问答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先易后难,先理解后拓展,先浅后深,兼顾差生和优生的原则。通过听读而后默读,解决问题,学生对文章的大致内容、整体结构已有了大致了解,已经能把握文章的中心和重点。

    ⑶ 阅读后,学生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接下来应就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和精练:一种是由教师提出文章中较难理解的语言点,由学生思考、讨论,然后解读。另一种是让学生提出预习时或阅读后不解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在解难后教师可让学生复述课文,做一些语言知识点练习,或围绕课文内容开展各种形式的笔头练习,进而巩固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及语法知识的理解。

    二、精心选材,培养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1)查阅(scanning)阅读课文时,要求学生:① 阅读读物的题目,题目不仅给读者提供文章的主题,它还激活了他们的知识,引起作者对读物的预测。② 阅读文章的第一段,因为作者通常是在第一段谈到他们的写作意图,他们打算从哪几个方面展开写作的。③ 找出每一段的主题句,一般来说,论述性的文章或说明文,每一段或相关的几段里总有一句话是用来概括全段的主要内容的。找出主题句后,我们就能知道这一段大致的中心思想。④ 阅读最后一段,最后一段通常是作者的结论部分。⑤ 阅读具体的数字、日期、人名或地名等,这有利于回答类似 what, who, when, why 和 where 等文章的细节问题,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2)预测(Prediction)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上文中已出现的语言信息,预测下文将要出现的信息,这是我们了解和掌握的一项快速阅读技巧。或从标题预测文章的大致内容以及可能涉及到的词汇,如:在教How long have you been collecting shells?Reading 部分 I've  been studying history in China 时.从题目中我们可知这是一篇讲述在中国学习历史的过程并能知道这篇文章一定大量使用了与学习有关的词汇。学生在预测之后阅读开篇第一、二段,以验证或纠正文章的预测。同时抓住主题句、关键词更好地从整体上理解文章。

    (3)猜词(guessing)猜词的方法很多。① 可采用词缀法,有些合成词的前缀或后缀分别表示一定的含义。前缀 un-dis-im- 等表“不”或“非”之意,eg, fair- unfair, like - dislike, polite - impolite 等. ② 可通过同义词、反义词获知词义。eg she doesn't like the white coat, she likes the black one. ③ 通过上下文推断法,eg - what do you want to do? - I want to be an astronaunt  like  Yanliwei 通过上下文可知“astronaunt”的词义为宇航员。

    三、融洽师生关系,学好英语阅读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播的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仅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而且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在心情愉快中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就成了学生能否学好英语阅读知识的前提。

     首先,教师要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和学生友好相处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稳定,持续的关系,不仅是在知识、能力上的交往,也是情感心灵上的沟通、交流,首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关心、信任、尊重。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以平等、同志式的关系与学生相处,从各个角度上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关心与信任,使同学们在没有束缚,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融入集体和谐的氛围中,同学们对英语阅读的学习更加积极,理解能力得到逐渐的提高。

     其次,通过师生合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科学性的教学活动。英语课堂上要经常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教学中,我时常鼓励学生之间围绕本课的阅读内容进行互相提问,并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因为和蔼可亲的教师释放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所以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了知识。

    四、加强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

    常言说:厚积薄发,熟能生巧。没有大量的阅读输入,就不可能有大量的语言输出。课程标准要求初中一年级课外阅读达到4万词以上,二年级达到10万词以上,三年级达到15万词以上。这就需要拓展课外阅读,只有大量阅读,才能娴熟地掌握阅读技巧,才能广泛涉猎,才能开阔学生们的眼界,学到新的知识。教师可根据所教的每一单元的主要话题及内容选择一些思想内容健康、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语言水平的短文,有计划地布置给学生阅读,以提高其阅读水平,巩固本单元的内容及词汇。

    五、定时定量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教师在上课前或每星期安排一俩节课,精心选择有关英语社会文化、科学技术、风士人情、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风趣幽默的短文。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要求快速、准确。如在课前25分钟,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完形填空,三篇阅读理解。完成之后马上分析讲解,指导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阅读时高度集中的好习惯,同时也使学生加快了阅读速度,提高了阅读水平和技巧。

    六、培养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然而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下 子就能养成,只有在正确的指导下,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因此,每次进行阅读训练,我们都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例如:1)阅读时不要出声,要默读。默读是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速度要比 出声的阅读快得多。2)不要逐字逐词地读,而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逐字逐词的阅读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 单词上,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往往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3)不要一见生词就查词典,要养成根据 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的习惯,在不影响理解全文的地方,要舍得放过难点,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阅读兴趣。

    总之,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作为教师,一方面要更新观念,打破旧的阅读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要借鉴他人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点击次数:52  发布日期:2019/11/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