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石琪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   陕西省定边县第六小学    石  琪    

    口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笔算、估算、简便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要从低年级开始,我经过多年的数学教学,在口算教学中得出几点体会:

    一、数形结合,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学习的形式主要是从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运算。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用不同的感官接受新知识,再通过智力活力整理逻辑,以达到提高口算的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演示,小棒操作,图片拼贴等直观演示手段,让学生感知口算的意义,理解口诀的来源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教学加减法时,结合直观演示画图,讲清数的组成。教学20以内加法,让学生用小棒、圆片等摆弄。例如教9+3=12,引导学生用小棒摆,拿出9根和3根各放一堆,计算时先从3根那一堆取出1根放进9根里,合起来是10根;再加上剩下的2根,得出12根.然后逐步摆脱实物的演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回忆一下操作的过程和方法,在头脑里遗留下事物的形象,从而达到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这样学生在大脑中建立了形,再结合数,从而达到了数形结合。学生在做加减法的时候,可以闭上眼睛在大脑里面想摆小棒从而计算出结果。学生的这种想象过程,就是理解计算过程。这也就是学生以后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时的依据。

    二、 讲清算理,注重算理教学,培养学生口算能力。

    口算方法都是从实际运算中总结出来的,要想达到口算正确与迅速,不仅要掌握口算方法,还必须懂得算理和思路。

    在口算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生理解算理,因此在教学时,我十分重视算理教学。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出示13-8,不要急于把现成的“破十减”灌输给学生,而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问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学生会摆一摆学具,找出答案:“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0-8=2,再算3+2=5。”;“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3-3=10,再算10-5=5。”有的学生用扳手指数数,“我是这样想的,把13记在脑子里,伸出8个手指头,从13开始,一边屈指一边数,12、11……结果是5。”有的用“做减想加”来计算,“因为8+5=13,所以13-8=5”。通过说理训练,方法活了,口算速度也加快了。口算能力的培养中,技能训练的成份很大。凡基本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坚持天天训练,才能奏效。

    三、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良好的口算习惯是提高口算正确率的保证。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造成学生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养成良好的的口算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口算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检。

    一看:小学生在口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例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看错符号。因此,做题前,先要完整地看清每个数字和每个符号,决不看错题目,这是正确口算的前提。

    二想:确定运算步骤。

    三算:二年级学生很容易不是加法忘了进位,就是减法忘了退位;或者加法当减法做,因此在确定运算步骤后,要认真地进行计算。

    四检:平时学生除了对规定的验算题目进行验算外,基本上不能自觉验算每一步。所以要强调学生算完一步要及时“回头看”,检查是否正确,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

    四、科学设计训练方法,巩固提高口算能力。

      小学生思维表象力强,不通过合理的训练很难形成技能,我在口算训练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措施:

      1.视算听算结合训练

      视算和听算是口算练习中两种基本的形式。视算是通过眼看题目脑算、口说得数;而听算则要求通过耳听、脑记和脑算,方能算出得数,难度较大。在口算中经常调换口算形式,将视算和听算相互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心理始终保持着渴求积极状态。

      2.形式多样乐此不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⑴抢答口算题

      抢答练习能提高口算速度,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教师提前把口算题写在卡片上,通过快速的出示卡片,让学生抢答。

      (2)小组口算比赛夺红旗

      这种练习,在培养口算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集体荣誉感,训练时将全班平均分成四组,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四组算式,每组八道题,每小组出八人参赛,由老师发令同时开始,每组只用一支粉笔,每组第一个人做完第一道,才允许第二个同学接算下一道。哪组又快又对奖哪组优胜小红旗。

      (3)卡片辅助找朋友

      每人准备一套20以内数字卡片,课堂上就运用这些卡片根据所学内空进行找朋友游戏,每人拿一张,如果前二名学生用卡片出示9+7,看他俩的朋友是谁?

    为了充分发挥游戏效应,我有时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如“小蝌蚪找妈妈”、“手拉手找朋友”、“龟兔赛跪”、“抽签答题”等,让学生在玩中促练、练中有提高。

    3.新旧知识对比练。

    低年级学生对新知识接受得快,但遗忘得也快,针对这一特点,我经常采用新旧口算题对比练习。如:进位和不进位的对比;减法和加法对比。这样训练使学生既掌握新知,又复习旧知,进一步明确加、减之间的关系,使新旧知识互相沟通,形成完整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五、建立适当的评价体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反馈是及时传递教学效果的途径,无论何种竞赛或游戏,教师都要精心组织、恰当评价,让全部同学都积极主动参与,关注每个学生,让人人都有参与练习的机会,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每一句鼓励,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口算能力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作业、数学竞赛、口算比赛等不同的形式进行,对于口算能力掌握较好的同学,要及时表扬、奖励,对于还有待于进步的同学,要及时给予鼓励,如对于每天课堂作业、比赛做的又对又快的同学,我会奖励给他一颗星,或给小组加分;对于比上一次有进步的同学,我会奖励给他一个月亮或一个太阳,积累够十个太阳的同学,我会给他换一支铅或一个笔记本,对于不断取得进步的学生,我也会有不同的奖励。使得同学们每天都会在老师的鼓励和欣赏的氛围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不同层次的不同水平的同学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通过多方面、多种形势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正确、迅速,还能激励学生的上进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增长智慧,发展思维.

    口算是低年级学生的基础和根本,同样,口算教学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灵活多样的训练形式,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要有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过硬的目的,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口算教学任务,使学生受益终身。  

     


    点击次数:181  发布日期:2019/10/2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