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杨周礼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    云南省云龙县云顶完全小学    杨周礼

    摘要: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文章从不同维度探讨交流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和分析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这是新时代义务教育学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管理职责,是中小学教师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任务和要求。小学语文课程不是心理健康课,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小学语文教学在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许多内容都可以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有机、有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①

    一、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思想素质

    爱党爱国情怀可以理解为一种健康的人格思想素质。“文以载道”是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功能,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不少礼赞对党、对革命事业、对共产主义忠贞不渝的内容。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可以从课文内容的意义上去解读作家作品,也可以联系学生实际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积极促进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逐步认识自己与社会、国家的关系。例如,朱自清反对帝国主义侵华政策,宁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的坚贞民族气节和炽热的爱国之情。又如,“无名战士”不惜牺牲宝贵生命珍藏七根火柴,因为红军大部队正遭遇着恶劣环境的挑战,党更需要保存火种(《七根火柴》)。学生切身感受到:在党的利益、人民利益、集体利益面前,个人利益是何等的微不足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性格和伟大的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就会成为学生自觉不自觉效仿的榜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思想素质。②

    二、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陶冶作用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属于我们常说的非智力心理因素。小学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为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是非、美丑和真假、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心灵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塑造健康人格的目的。③

    学生对美是有追求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引导他们寻求真正的美——人性美。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量的写人记事文章正是很好的美育教材。例如,我曾经教学过的《一件小事》里车夫勇于负责,正直无私;《窗》中临窗病友忍痛给他人带来快慰和享受;《散步》中“我”作为中年人扶老携幼,表现出承前启后的庄严的使命感;《魂》中小姑娘牺牲自己利益制止了一场野蛮的冲突,让人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事迹进行审美注意,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净化他们的心灵,发展他们的非智力心理因素。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情意目标之所在。

    此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美进行再创造,也有益于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客体融而为一体,在创造美的同时也创造自身。

    三、拓展课外空间,发展学生健康向上的社会心理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科教学中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和审美教育功能外,学生健康的人格思想素质和非智力心理因素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因此,语文学科开展心理健康教学还要拓展语文教学的课外生活实践空间,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和健康人格锻造的机会。例如,每年的教师节,学校都会组织系列尊师重教活动,学生也会向老师献一点爱心,亲自制作个小礼品什么的。有一次,我在自己任班主任的班级里组织教师节“尊师重教”专题演讲会。暑假开始前,我就布置了一份特殊的语文“假期作业”——写教师节演讲稿,准备在新学年开始的教师节上轮流演讲,而且要进行评比。经了解,假期间每个学生为了写好教师节演讲稿,采访收集尊师重教的事例,上网查找参考演讲稿的文本格式,请父母和老师撰写演讲稿。教师节后,把好的演讲稿先后在班级板报里展示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增进了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和理解,既在学生心中增强了“尊师重教”意识,也锻炼了写作能力,一举多得。

    当然,拓展语文教学的课外心理健康教育空间,要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兴味,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它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但不必处处配合。我每个学期都要带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山水间游玩一两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师生从中饱览家乡的秀美景色,陶冶情操,了解风土人情;同时锻炼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就连学生课外有饲养小动物的爱好,我也支持。因为在这过程中他必然要学习有关知识,学会观察,提高语文能力,也有利于塑造耐心、细致、沉稳的性格。④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有“课程育人”“全面育人”的立德树人思想,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和审美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思想素质,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让每个学生都有健康的社会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S】. 2017-12-4.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3] 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Z]. 2019,6-23.

    [4]教育部文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Z]. 2012-12-27.

     


    点击次数:160  发布日期:2019/8/1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