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作文教学之路 刘钰
探究小学作文教学之路
◎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城关镇东方小学 刘钰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环节,这条路怎样走才能卓有成效呢?我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教育学家冷冉先生说:“改进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学习。”这是对学生的充分信任与肯定,也是对教师提出了具体任务。那么,怎样使学生爱作文,想作文,能作文,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呢?我是这样探究的。
一、明确目的
作文教学中,首先要遵循大纲要求,培养学生思维、观察、想象和智力技能、改革传统教法,充分调动师与生的双向积极因素,达到学文、写文、讲文、育人的目的。并使学生明白:写好作文,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都有益处。给学生举例,如:你发现周围的人,对平困地区的小朋友捐款捐物,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英勇牺牲,你非常感动,他们怎样做的,你怎样想的,你为什么要赞扬他们,都需要用笔表达出来。又如,你到姥姥家过暑假,很想家,怎样写信向爸爸妈妈表达思念之情……因此,作文就是作者心中积蓄倾吐的文字记录,揭开作文的神秘外壳,还作文的本来面目---作文不难。
二、广泛求知
鲁迅早就指出:孩子是很善于想象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地面以下的情况……他想飞入天空,又想潜入地穴。”
学生有求知的欲望,教师引导要适当,首先要培养学生求知的意志力,因为意志力是成才必不可少的心理品质。再培养学生广读课外书,勤于观察,写好观察日记,然后自读日记,大家动笔记录,“一人观察总有限,多人观察汇材源”,这样,在万紫千红的生活阅读中,拾取精华,摄取素材、吸收营养。然后让学生介绍看书的内容及社会中观察到的内容,练得多了,就自然会说、会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持之以恒,必将开花结果。
三、榜样引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1.作文前,把老师、学生获奖并发表的文章在课堂中讲读引路,使学生感到这些作者就在自己身边,只要肯努力,自己的作文获奖或刊发并不是难于登天,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2.把教师的下水作文,报刊上的小学生优秀作文,在班级里讲读,教师绘声绘色地将,使学生豁然开朗,作好记录,心中有数。3.积极发言者起到榜样引路作用。教师要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创意,使学生在心理上有“自由感”和“安全感”从而道出许许多多事例,然后记录下来,在相互的启发中正确选材。如:五年级“注·题”教学作文中,要求写一篇小论文。学生在学习了例文后,列举了许多事例,经过记录、讨论、选材,最后竟然能够按照论点-论据-论证,写的有条不紊,有模有样,并有一定的说服力,这使人相信,小学生也可以写论文。
四、批改认真
教师批改中,必须做到每文必读,掌握全班概况,雷同之处不祥改,只做到画龙点睛,指出毛病所在或者用修改符号。十分差的必须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写作意图,不可改的面目全非。教师作文批改的认真仔细,就无形中为学生做了榜样,激励新秀,鼓励后进生超越自我。
五、及时总结
教师要重视作文总结,并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抓住关键,综合分析,好在哪,差在哪,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可强求一律,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讲评中,让学生自读文章,大家讲评并做好记录。抓两头,好中之好和差中之好。对差生的例文,指出提高在哪里,有独到见解和感受给予肯定。使差生感受到自己有希望和前途。从评“文”的角度提高了人。如,我上小学三年级时,老师把我的作文当做范文在班上读议,这使我产生了浓厚的写作兴趣,而后,我的又一篇作文在老师的帮助下又上了校刊,于是,从此一发不可收,一直延续到现在,我把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到文学爱好上,从此爱上了写作。老师的评价是促使孩子努力和渴望提高成绩的主要契机和条件。指出学生哪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都会加强和提高学生的信心。使孩子心悦诚服地去继续努力。
六、自觉修改
教师批改后的作文,学生要做到自己修改,把错的地方改过来重新抄写一遍,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弥补自己的不足。防止批完一发,学生一丢,再写再犯,应付过场,教师费力,学生不受益的现象,学生养成了自觉修改的习惯,才会一步步扎扎实实往前走。
习近平总书记说:“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作文做人,相辅相成,既教作文,又教做人,才会收到文情并茂和文章,培育出有益于人民的新人。”我们应该从小学作文教学中开始抓起,提升孩子们人文情怀,培养好一代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