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概念教学刍议 黄山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刍议
◎ 四川省沐川中学校 黄 山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生物学知识主要由概念、原理、规律、理论等组成,而原理、规律和理论往往是由若干概念通过一定关系构成的。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知识的基本单位,《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要求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可见,高中生物课程标准重视生物学概念的教学。本文就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方面一些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概念的形成实际上是很多科学家、学者对某一事物或者现象进行的大量的研究之后,用简练的文字对其核心本质或者过程等进行高度的概括。对于高中生物的课堂来说,概念是生物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习生物知识的整体结构中的基础,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点、难点。因此要实现中学生物教学目的,就必须重视和加强生物概念教学。高考中,很少对某一生物概念直接进行考查,更多的是考查概念背后相关的知识点等。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必须重视概念教学,对某一生物概念进行多方面的深层次的剖析,加深学生对某一现象、事物或者过程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区分生物中的一些难理解的概念或者是相近相似,但本质不同的概念。学生只有掌握好生物概念,才能正确地运用概念,合理地进行推理,正确地作出判断,逐步理解生物基本知识、原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生物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识记,轻视理解。
目前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依然以识记为主,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往往急于求成,为了记住一个概念,不惜多次重复、机械训练。教师认为只要学生“背熟了、会做题,就是理解了”,笔者曾听一年轻教师在讲“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这一概念时,特别强调要求学生记住该概念的三个要点:是减数分裂中配对的染色体;一般来说大小和形态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事实上诸如“既然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怎么能算是同源呢?”“姐妹染色体是由一个染色体复制而来的,它们不是更加同源吗?”这些问题,死记硬背的学生是无法回答上来的。熟记定义并不等于理解概念,学生的认知方式往往是“望文生义”,对于“同源”的含义完全不懂,记住的只是名词和术语,并不是概念本身。
(二)学生生活经历和固有思维制约着对生物概念的理解。
2000年后出生的这些学生生活范围有限,缺少在大自然中的生活与实践,对真实的生物学现象基本没有真正见过或听过,只是在电视、书上或互联网上看过报道或者文章,这就会使他们在心里形成不准确的,甚至是有错误的生物学概念。如大部分学生一直以为脂质就是脂肪;糖的概念,一些学生一直以为都是甜的;藻类就是植物等等。日常生活中的习惯使得学生对一些生物学现象进行了一些不准确的概括和称谓,如细胞呼吸的概念,大部分学生会误解为我们正常进行的吸气、呼气那种“呼吸运动”;“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问其属于哪个概念,大部分学生都会认为属于随机受精。这些不准确的概念本来就在学生身边,会是他们高中生物概念学习很大的障碍。
三、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方法初探
(一)从生活实例中谚语引出概念,激发学习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谚语,其中蕴藏着许多生物学的知识。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这是生物的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反映了生物的变异现象;“一山不容二虎”,说的是生物的种内斗争;“一朝被蛇蛟,三年怕草绳”,这是指生物的条件反射;“一方水土育一方人”描述的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在备课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挖掘,课堂上恰当的运用,一定能增加生物教学的趣味性,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就会使枯燥无味的基本概念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二)重学生动手,轻教师讲授。
目前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以讲授为主,教师普通认为只要讲清楚了,学生就听明白了。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教师讲解,没有经历自主建构、自主理解、自己动手探究的过程所形成的概念,往往是与现实实际对不上号,不能运用于实际的概念是没有生命力的。如教学“减数分裂”内容时,减数分裂图片的观察、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分析与概括等过程都可以让学生来完成的。到了第二节课学生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的实验时,学生有了上一节课的亲身参与,就不会感到茫然,多数学生都能识别同源染色体,也能判断装片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自然而然地真正理解了减数分裂的特点。
(三)将相近的、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对比,明确其本质特征。
把一些相近或关系密切的基本概念,从几个方面进行逐项的对比,从中找出异同点来,可以使易混淆的基本概念较清楚地加以区分,又可对前面基本概念加以复习巩固,温故而知新。如教学光合作用的概念时,可以从反应场所、反应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四个方面与已学的呼吸作用加以比较。通过比较,既可准确掌握和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知道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并释储存能量的过程,同时也可加深对呼吸作用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及两者的关系。教学细胞呼吸时可先通过让学生寻找概念中的关键词来进一步强化概念:“活细胞”、“酶”、“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这样从关键词入手更利于学生的记忆。然后再通过区别“呼吸”和“呼吸运动”来消除前生物学概念对学生的影响。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运动指的是胸廓有节律的舒张和收缩,这些都与细胞呼吸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让学生对“细胞呼吸”有了全新的理解,这个概念也就自然而然被掌握了。
概念教学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教师对概念教学这一核心问题的理解,会深深地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而概念教学的科学化,必将促进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高中生物的概念非常多,要深入的理解每一个概念,在“概念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概念,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剖析概念,使我们的学生轻松的、高效的、长久的理解记忆概念,然后通过反复的训练和日常生活的实践,更加深入的理解概念,更加容易形成高中的生物概念图和知识体系,帮助提高解题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