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作文怎样才能写得快 刘建兵

    作文怎样才能写得快

    ——浅淡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六中学    刘建兵

    摘要:核心素养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引擎。在新的核心素养时代背景下,明确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概念,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该门学科的学习形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一门学科留给学生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东西。写作能力的培养,正是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点。文章探讨交流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快速作文训练的策略,对初中作文教学有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快速作文;策略研究

    在中学生的写作训练中,写得快,也是一项必练的基本功。一篇作文的时间一般要70分钟左右。在70分钟的时间内,要写出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而且要有一定的质量,如果写得不快,或者不能完卷,或者草率成篇,或者打好了草稿却来不及抄写,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学生的写作速度训练值得我们重视。

    纵观古今文坛,有不少文章快手的佳话,《世说新语》记载:晋桓温北征,衰宏随从,恰逢要张贴告示,桓温命袁宏寄马前写作。袁宏手不辍笔,一会儿就写满了 7张纸,时人传为美谈。建安七子中的王粲也以写得快而闻名。《三国志·王粲传》称赞他“善屈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在现代作品中,郭沫若的《屈原》是好而快的杰作。据郭老《我怎样写五幕史剧<屈原>》介绍,他是1942年1月2日开始写的,11日夜半写毕,总共仅10天。在信息社会多种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尤其要求新闻写作体现快这个最显著的特点。比如今年凉山大火事件,就在发生的几乎同时,国内大多数新闻媒体的文字新闻就已经发布了。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写得快一些呢?实践证明,学习前人作文速成的经验,注意掌握写作中的一些基本规律,是能够加快写作速度的。

    一、培养“打腹稿”的习惯和能力

    想好了再写,不要想一句写一句,要教育学生每做一篇作文,都要认真立意、布局,成竹在胸,写起来就快了。

    鲁迅写文章总是经过深思熟虑,腹稿打好了,提起笔来,一气呵成。他在1935年11月25日给青年作家叶紫的信中谈道:“先前那样十步九回头的作文法,是很不对的,这就是在不断的不相信自己——结果一定做不成。……然后再来看看,删去若干,改换几句。”据说《藤王阁序》的作者王勃写作前总要蒙上被子去睡一觉,等起来以后,文章就一挥而就。其实这并非睡觉时有什么神来之笔,而是在酝酿、构思、打好了腹稿。欧阳修曾向人介绍写作经验,说他“平生作文章多在三上——马上、炕上、厕上也。”这里所谓“三上”,主要就是指在思考上下功夫,告诉我们认真构思的重要性。因此,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都要求学生列出“简要写作提纲”,目的是希望学生养成作文前完整构思的良好习惯。而从现实看来,相当部分的学生,提纲写在作文之后,显然是作文写好之后补出来的,这就失去了列提纲的作用。其实,列一个写作提纲,好处很多:一是通过列提纲把写前构思的东西用文字固定下来,使自己的认识明确;二是按提纲来写,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三是有个提纲可以避免比较重要的内容的缺漏;四是便于掌握时间,不至于前松后紧写不完。至于编写提纲的方法,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小标题式的,简洁、扼要,一目了然;另一种是句型式,也称中心句式,即用句子的形式编写多个项目,段意。两种方法各有优点。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习惯及文体特点、内容需要,自由选择。

    二、文章不要一开头就刻意求工

    万事开头难,作文也是这样。开头本来就难写,占用的时间有时多一些。而有的学生希望自己的作文能有一个“一鸣惊人”的开头,往往经过多次修改还不能定,占用时间很多。这样即使文章的开头写得很美,是“凤头”,而后边更重要的部分却因时间不够写得草率,那么,光有这个“好”开头,又有什么意义呢?必须强调,这种情形,尤其是在考试作文中,危害最大,它甚至有可能改变考生的命运,这一点,我们无需论证。其实,在作文构思的过程中,即便一时对开头还不十分满意,待写完全篇后再斟酌、修改,也还不迟。

    三、储备“粮食”,建立“粮仓”,有备无患

    常言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如果锅里水开了,这才心急火燎地去买米,怎么来得及呢?同样道理,临文找“粮”,好不容易想起一点东西,又没有时间筛选,只好硬凑几句,作文自然好不了,也快不了。因此,平时注意搜集素材,经常翻翻笔记本,关注国内外时事,想想哪些东西可以作为文章的材料,这样,一旦拿到作文题目,心里就不会慌张了。据史书记载,北宋诗人梅尧臣,写诗又快又好,常常出口成章,落笔即诗。一次,他乘船去汴梁,为了解闷,消除旅途寂寞,同船舱的文人墨客聚坐一块,对对子,写诗词。别人咬文嚼字,冥思苦想,好久才勉强凑成几句。唯梅尧臣,谈笑风生,信手拈来,皆成诗文。吓得那些文人谁也不敢跟他比个高低。后来,同船的人乘他上岸游玩时,才偷偷发现他行李边有一个小布袋,里面装了无数小纸条,纸条上全是诗句。原来,梅尧臣平日细心观察事物,不知疲倦地搜集写诗素材,寻章索句。象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元末明初的文学家陶宗仪的“积叶成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陶罐笔记”、英国大文豪狄更斯的“夜游”式日记、俄国作家果戈里的“生活万宝全书”等等。总之,一句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平日不积累材料,做作文时肯定欲速却不达。

    四、坚持钢笔字书写速度训练

    平时练练书法,学习钢笔字的速写法,加快书写速度,也是促进作文写得快的一个因素。在历年的中考和高考中,都有不少考生书写潦草,卷面乱糟糟,不合款式;有的上半篇书写尚整洁,下半篇的字迹就越来越“龙飞风舞”,令人头疼,更有甚者,因速度问题而完不了卷的也时有人在。

    五、及时批改交流养成修改习惯

    学生作文完成后,可以采取师生互相交流批改,以增加作文兴趣,养成修改习惯。作文本收上来后,先由教师大概批改,我批改作文时有时单批开头,有时只改结尾,有时看事情的经过,有时专找好句子,好词语,指出一些较明显的缺点,再让学生精细批改,斟酌字、词句的用法是否妥帖;或先由学生互相批改,再由教师进行检查性批阅;有时选择有代表性的集体批改,这样一举多得,学生有兴趣,修改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诚然,作文要写得快,因素很多,并不仅限于上述几点,但做好这些方面,对加快写作速度是会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2]吴亚西 张国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02.

    [3]王漫.当代中小学教师研修教材·语文新课程教学与教师成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点击次数:135  发布日期:2019/6/1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