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郭平: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 河北大厂高级实验中学初中部 郭平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地位不可忽视。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首先要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其次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总之,教师要调动一切教学手段让学生爱学,乐学文言文。
    关键词:教师素质、导语设计、重视朗读、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兴趣
    文言文作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新课标重新调整了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比例,现行课本中古诗文比例已占到30%左右,可见文言文地位的重要及社会对文言文基础教学的关注。但是,经调查现在很多中学生不喜欢学习文言文,觉得它枯燥、晦涩、难懂,读也不好读,理解起来又困难。再加上教师的讲解一向是老生常谈—读课文,解释词语,翻译句子,理解内容,没什么新意,所以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如何使文言文的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便成为当今的当务之急。
    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到底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提高学习兴趣呢?
    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大胆尝试一下:
    一、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
    语文教师,担负着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任务,社会、学校、家长对语文教师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还要有宽阔的胸怀,优雅的风度,不俗的谈吐,以自身崇高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所以说,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不断进取的,与时俱进的,自身素质一定要不断提高,起码提高到熟练驾驭文本,随心所欲的调控课堂的程度。让学生喜欢上老师的课,把上课当成一种享受。我想如果每位语文教师都能有如此的修养,就不会存在学生不爱学习文言文的情况了。相反,他们会被自己的老师扎实的古文功底,声情并茂的讲解,深深吸引,由热爱老师进而热爱文言课堂,热爱祖国灿烂的古代文化。
    二、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文言文课堂尤其要激发学生入课的兴奋点。好的导语就像是一块磁铁能牢牢吸住学生的心,可以激发学生想尽快接触文本近而进行深入阅读的积极性。文言文距现在年代久远,确实深奥难懂。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语时要注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用讲述故事,谈生活或学习体验,听歌曲,看画面,设疑问等方法导入新课。我在讲授《隆中对》时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利用多媒体进行课件演示,先在大屏幕上呈现出三国时期波澜壮阔的人物画面,同时耳边响起雄浑的《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然后老师再配合着音乐及画面讲述:“隆中对策,审时度势,指点江山,面授机宜,说的就是三国时期诸多英雄人物中的一位—诸葛亮。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隆中对》去一睹诸葛亮的风采。”这时大屏幕上的人物定格为诸葛亮。此情此景完全抓住了学生的视听,让他们沉浸在其中的意境之中。试想,他们能不对课文感兴趣吗?
    三、重视朗读,让学生找到学习文言文的感觉。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以说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唯一正确途径,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除此别无他法。
    文言文课堂应穿插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吸引学生。首先是示范朗读,示范朗读可以是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也可以选用优秀播音员的录音带。抑扬顿挫的朗读加上婉传悠扬的乐曲伴奏,会让学生马上进入佳境,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其次是学生朗读。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是自由读、出声或默读都行,并结合注释,把握文章大意。二是个别朗读,指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读,发现问题,当面指导纠正。三熟练诵读,包括齐读,分角色读,背诵,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要读出节奏、语气和感情来。四、朗读比赛,可以个人互相PK也可以小组间PK,决出优胜,适当奖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很高。
    朗读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与感悟文体的能力。固此,重视朗读环节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文言,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四、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方法要尽可能新颖、灵活、多样,以吸引学生,创设出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1、小组合作讨论。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明确分工、合作学习,由组长负责组织组员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问题经课堂讨论后,各组分别选派代表逐一回答展示,最后由老师或同学评判结果。这样就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既紧张又愉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2、巧用多媒体教学。有些文言文很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学。如《三峡》,《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等小品文,课堂上通过一幅幅漂亮生动的画面将学生带入到诗情画意的意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像,学生们陶醉于其中,这时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岂不是轻而易举了吗?
    3、编演课本剧。有的文言文故事性较强,人物性格鲜明生动,特别适合表演。教师可让学生在课下分组编排,然后在课堂展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表现欲,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如我在教《唐睢不辱使命》这篇文章时,就让几组学生分别扮演唐睢和秦王进行对话,其他同学对其进行评判,选出最佳的一组,这样既提高了对人物的认识,又加深理解了课文,效果特别好。另外,我在讲授《曹刿论战》,《石壕吏》等文章时也使用了此法,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4、开展竞赛。中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表现欲,在课堂上开展各种竞赛是他们喜爱的方式。在教学中,我采用过猜词游戏,成语接龙,诗词诵读,复述故事,情景剧表演,辩论会等竞赛活动,各学习小组之间激烈角逐,热情高涨。为了本组获胜,各组同学都在课下积极准备,课上踊跃表现,每次比赛课堂气氛都异常活跃,效果非常好,他们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体现出了自身价值和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
    总之,提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以上只是我从教学实践中摸索到的几种。操作的关键还在于我们教师要结合文本及自己学生的特点来进行。能被学生接受并欢迎的就是好方法,能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就是好方法。

    [参考文献]
    《教育实践与研究》
    《河北教育》

    点击次数:122  发布日期:2013/9/1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