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雷荣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城关小学     雷   荣

    数学思想有许多,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数形结合就是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相辅相成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既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在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可使计算中的算式形象化,帮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适时的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谈谈小学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运用。  

    一、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直观认知  

    数的产生源于计数,用来表示“数”的工具却一系列的“形”。数概念的建立、数的运算,处处蕴涵着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新课程指出:“计算教学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算理,也需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则,更需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直观算理到抽象方法的过渡和演变的过程。”以“形”思“数”的思想可以在这里发挥作用,让学生边观察边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兴趣,从而构建新的认知体系。

       例如:如,教学“体积”概念。教师可以借助形象物体设问,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首先观察物体,初步感知。让学生观察一块橡皮和铅笔盒,提问:哪个大,哪个小?又出示一个魔方和一个骰子,提问:那个大,那个小?通过观察物体,让学生对物体的大小有个感性认识。接着在一个盛有半杯水的玻璃杯里慢慢加入一块石头,学生可以观察到,随着石头的投入,杯中的水位不断上升。问:玻璃杯里的水位为什么会上升?学生从这一具体事例中获得了物体占有空间的表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为什么玻璃杯里的水位会随着石头放入而升高”这一问题进行深入讨论,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能够很自然地领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体积”这一概念。为了进一步使概念在应用中得到巩固,继续在盛满水的玻璃杯里放石子,学生观察到水溢了出来,教师启发学生:从观察到的现象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后提出:杯里溢出的水的多少与放进去的石子有什么关系?经过讨论得出:从杯里溢出水的体积等于石子的体积。至此,学生不仅认识了概念,而且能够应用概念。

    二、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启迪学生形象思维    

    把数与形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形象易懂,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时利用数形结合,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定势,学生可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不拘泥于教师教过的解题模式,选用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追求解题方法的简捷独特,教师巧用数形结合,合理引入画图策略,能让学生有效表达出自己构建的数学概念或图像性质表象,促进数学概念或图像性质的初步形成. 当学生初步理解概念、性质后,教师还可以引入变式图形,促进学生深度理解把握数学概念或性质,抽象概括出一般化的认识,形成具体问题抽象化、形式化的抽象概括能力。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逐步强化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小区铺一块绿地,每小时铺这块地的1/2,照这样计算,1/4小时能铺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列出算式后,设计以下步骤:独立思考,画图表示;小组活动:优生展示图形,交流想法,引领学困生修改,理解算式意义;全班展示交流,小结算理。像这样,把算式形象化,学生看到算式就联想到图形,看到图形能抽象出算式,更加有效地理解算理。可见:数形结合,学生想想、画画、写写、算算,头脑中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沟通,协同作用,启迪了学生思维,开拓了解题思路。

    三、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美国图论学者哈里有一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就说明了数形结合在实际教学中的重要性和适用性。小学数学中的解决问题一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学生缺少一定的生活经验。比如小学数学中经常要研究的“植树问题”,这就是小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如果我们在这个难点的教学中,多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这个难点就会得到突破。    

    例如:在一条全长为100米的小路两旁植树,每间隔20米栽一棵(两端要栽),问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这题目如果直接让学生思考,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比较容易忽视“小路两旁”这个字眼,甚至有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小路两旁”,那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呢?我在教学中是在黑板上画一条小路的示意图,用粉笔代替小树,让学生模拟在小路两旁植树,学生经过这样的操作后,就很容易理解“小路两旁”是什么意思了,而且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也能理解小路两旁与小路一旁的区别了。在这个植树问题中,学生还有一个比较难理解的问题,就是“两端要栽”是什么意思?通过这样的“数形结合”的操作,学生就再也不会出现只计算一边的植树的棵数的情况了,也能理解两端与一端的区别了。在今后再遇到类似问题,学生就会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了,这样一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能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形象材料,可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把无形的解题思路形象化,不仅有利于学生顺利的、高效率的学好数学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增强,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最关键一点,能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得数学教学充满乐趣,相信巧妙地运用数形结合,一定会引导学生由怕数学变成爱数学。

     


    点击次数:182  发布日期:2019/5/1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