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许伍琴

    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车拉九年制学校   许伍琴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热点问题。通过重视课前备课,让预设与生成交互促进、重视课后与课堂的紧密衔接、在反思与学习中丰富成长等途径,可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关键词:语文;课题;教学效率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高效课堂”教学活动在学校的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只有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保障学生养成探究钻研的良好习惯和持续培养中学生良性的思维品质。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很多,如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师的专业能力、学生的认知差异等。要规避这些问题,只有从细节着眼,才能突破瓶颈,换来生动、鲜活有生命力的课堂,每个学科的特点不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也会有所不同,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课前备课

        宏观把握教材内容。使用中的中学语文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知识结构呈现明显。多数教师在使用时遵照教材编排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掌握各部分知识的衔接成为解读教材、用好教材的关键。

    微观细化教材题目。教师作为学生语文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应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语文现实出发有效地构建语文知识,对于语文教学内容有了宏观上的整体把握后,还需要对各册教材的单元内容进行微观细化。基于语文学科特点,每节课均离不开练习环节,所以,针对以往教学经验,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划分出单元教学要点,练习题目归类、扩展题目预设是课前备课工作之一。所以教师在编写“学案”和“导学案”的时候,必须精心设计“学案”当中的练习题目。

      客观创设教学内容,教学时因为教学对象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也无法用统一划归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所以教师在备课时更需要考虑教学对象间的差异,努力做到客观规划,预设教学内容,尽力把课堂想呈现的内容写实话,而且做到有更改的空隙。具体说就是要做到“三全一重”,即教学目标要设计全面、教学过程要通揽全局、教学用具要使用全速,重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或面临的问题。只有从目标上、过程中、用具等方面科学构建,并在预设时细致考虑学生的受教情况、领悟能力,才能保障课堂教师的主导引领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额主人。

    二、让预设与生成交互促进

       处理好讲授与练习的关系。实施“高效课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好、学会、会懂,所以提高课堂效率是关键。一般情况下讲在前、李安在后,练习成为学生巩固新知、提高技能的手段。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低往往取决于探究知识的愿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听语文”与“做语文”对于学生来说,“做语文”恐怕更能让学生全身投入。所以,在语文课堂我逐渐加大学生做的实践、做的指导、做的反思......也就是让学生在一系列的练习语中自悟,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教学效率。讲授固然需要,老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讲授简练、直接、有趣味、引深思,否则就无需讲,而是把宝贵的时间还给学生。

       用积极评价引领学生展开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遇到困难时得到师长的肯定、鼓励或好评会激发起强烈的学习自信心和主动性,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抓住转瞬即逝的生成点对学生加以评价。这直接体现出教师的知识视野、关注范围和教学智慧等因素的反应情况。教师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对学生的赏识、启发、帮、激励,乃至一种人文关怀,这一切都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重视课后与课堂的紧密衔接性

       中学语文知识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前后联系密切。课后复习能够给学生以总结、探索、发展的空间,这样不仅能巩固和发展课堂所获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但是由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有些知识的教学往往分几节课或分几个学期来完成,这样就更需要有意识地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系统化,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由复习相关的一步应用题开始,使学生容易看到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有什么联系和不同点,从而较快地掌握两步应用题有什么联系和不同点,从而较快地掌握两步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着重要求学生对一步应用题的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和应用,因此要重视相关部分知识的课后复习。正是在注重课后复习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四、在反思与学习中丰富成长

       让课后反思和持续学习带动专业素养的提升。作为一名授课认真,对学生负责的老师,撰写课后反思应该成为所有教师课堂教学的延展工作,因为反思让人自省过失、自觉改进、自悟真谛,这是内在能动的学习革新过程,这是做好教学的强大推动力;同时教师的职业限定其需要持续学习,只有自学,互学才能保证自己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才能保证自己教授的知识日久常新。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具备很强的专业素养,这种素养的形成和储备最离不开的就是反思和学习。

    通过校本研训促进教学效能,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幸福,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校本研训就是这样一条道路。因为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它能促进教师完成角色转型,保证新课程向纵深发展,保证“高效课堂”的高效。

     结束语

    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改革,成也教师,败也教师,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决定教学的质量。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自觉精神和练达的教学技巧的共同支撑,让教师走向自己生活的舞台,激起强大的创造热情,从而带动一批教师在研究中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践。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新课程改革转变着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着教师的教学方式,这必将触及和完善课堂教学的原有问题,课堂教学高效化是教育发展的归宿,制约其形成的因素众多,所以,需要从教者立足自身课堂不断求索,让自己在实践中收获一份独特的职业幸福。


    点击次数:88  发布日期:2019/5/1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