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让中学语文教学充满情感 张文娟

    让中学语文教学充满情感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城关中学     张文娟

    初中生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他们的认识过程还不能脱离情感,他们的心理特点: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认知结构,有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其思维水平基本上还停留在感性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把学生带入作品的特定情景之中与主人公形成共鸣,理解艺术形象,从而产生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象喜亦喜,象忧亦忧”,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使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获得哲理美的享受。笔者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浅显论述一些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一、立足教材内容,锁定情感目标

    制定清晰明确的情感教育目标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前提。只有制定了清晰明确的情感教学目标,教师才能够方向明确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才能够顺其自然地产生情感共鸣。基于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深入细致地挖掘教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细心制定一目了然的情感教育目标,为情感教育的顺利实施指出明确的方向。

    例如,《登岳阳楼》的学习,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反映了其关心民生疾苦的风格,教师应当饱含感情地进行朗读。其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无一字”指的是没有一点消息,一点音信。“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在这个过程之中,学生能够深深体会到杜甫的无奈。教师应当牢牢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对内容进行深入的情感发掘,用优美的声线调动起学生的情绪,注重朗读语感和节奏的把握,让学生缓慢陷入生动的情景之中,从而让他们体会和感悟到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学生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从而帮助学生快速融入文章的感情之中,学生应当通过感情化朗读和扮演来进行课堂活动,为了把任务演绎好,学生们会仔细研读和揣摩文章中的一字一句,从而充分吃透文章。

    二、依托教学活动,产生情感共鸣

    情感教育之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情感共鸣的产生离不开异彩纷呈、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这些异彩纷呈、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可以穿越时空的隧道、入情入境,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对话,并借此产生情感共鸣。有鉴于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依托异彩纷呈、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活动,引领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为情感教育的顺利实施延伸道路。

    例如,在讲授屈原的《离骚》时,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披兰佩蕙、芳洁清峻的美好形象,感受到的是他刚直不阿、忠贞执著的伟大人格。面对现实的污浊险恶,屈原清醒地认识到前途的艰险和命运的多舛,但他不愿屈心抑志,宁愿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九死而未悔。我们可以屈原的形象教育学生要志存高远。同样,教读杜甫的诗时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关爱人民的伟大情怀;教读辛弃疾的作品时,感受他强烈的爱国热忱;教读鲁迅的作品时,感受他鲜明的爱憎情感;教读史铁生的作品时,感受他身残志坚、对生活不屈不挠的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充满高尚情感的人格素材,引领学生在思想上产生情感共鸣,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学生在学习中才会找到人格修养的方向,并在这种感情氛围中受到人格陶冶。 

    三、利用新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美好情感    

    在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之下,新媒体教学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教师们的日常教学当中。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新媒体教学的使用能够使学生在视听结合的条件之下,更加直观地了解初中语文课本的内容,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

    例如,教师在进行“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向学生播放有关《城南旧事》的相关影视资料,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并且通过演员的演绎,使得学生可以在观看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在阅读时难以感受到的思想情感。教师通过新媒体的使用,播放相关影片给学生们看。学生通过这一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演员们的生动演绎,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美好情感。基于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条件之下,素质教育也得到了快速推进,学校及教师也逐渐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观念,更加注重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与正确的价值观,以为国家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语文作为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同时学生对于此学科是最为熟悉不过的,使教师更加注重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审美情趣初步养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向学生灌输健康向上的情感观念,这是当代初中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深入透彻地挖掘教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细心制定清晰明确的情感教育目标,为情感教育的顺利实施指明方向;教师要在不偏不倚地围绕教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精心设计异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活动,为情感目标的顺利实施搭建平台;教师要在坚定不移地依托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引领学生情真意切地产生情感共鸣,为情感目标的顺利实施延伸道路。


    点击次数:87  发布日期:2019/5/1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