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应用题教学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张芳
分数应用题教学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大龙乡小学校 张芳
分数应用题教学历来被教师所重视,因为它题型多、具有多变性、数量关系复杂化,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要突破这一难点,重要的是在分数应用题教学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多项思维能力。
一、通过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自学能力
1、提高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除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外,数学的思想、观点和观念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知识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学生在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分数问题很多,但学生本身不一定有感应,认为很遥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要从实际中引入概念,提出问题来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如,我在讲分数应用题之前,首先给学生讲一个野炊领碗的故事:有一位老师带学生们参加野炊活动,老师说:“我只领55个碗,吃饭的时候要求一人一个饭碗,两人一个菜碗,三人一个汤碗,请大家算一算老师要带多少人参加这次活动?”过了一会儿,有几个学生就有了答案。老师表扬他们说:“你们的分数应用题学得真棒!”同学们,你想知道他们是怎样算出结果的吗?如果大家学习了分数应用题,也会很快算出得数的。这样子一下就可以调动起大家学习分数应用题的兴趣。
2、培养自学能力。
“教”与“学”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教学很容易,但要使学生学会就不那么简单。再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常言道:给予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首先要在感情上尊重、信任每一个同学,在教法上为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思维的环境。要给学生自读、自思、自讲、自练的时间,教时要引在前,讲在后,想在前,听在后,要重视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经验、意向、想象力、创造力,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地、自觉地听老师讲,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过画线段图,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画线段图是老师常用的教学手段,它直观性强,能激发学生思维,使一些抽象画的数学语言变得直观具体,更能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性。思维逻辑性是指思维的严密程度,它能使学生思考问题按一定的逻辑规律,提出的问题明确而不含糊,推理合乎逻辑规则,论证问题条理清楚,有理有据。在教学中主要通过让学生叙述思维过程来进行培养。既培养了学生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又理清了思路,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通过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的灵活程度,反映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思维准确、方法多样、想象广阔、方向灵活,能积极主动地寻求多种解题途径。在教学中,通过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来培养。
例如:一条路长500米,一个工程队4天修了它的1/5,照这样算,剩下的还要几天修完?
这样的题,要引导学生多项思维,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来想,用不同的方法来解。
解法1,从量的角度来考虑:
(500-500×1/5)÷(500×1/5÷4)
剩下的工作量 工作效率
解法2,从分率的角度考虑:
(1-1/5) ÷ (1/5÷4)
剩下的工作量 工程效率
解法3,从倍比关系考虑:
4×[(1-1/5)÷1/5]
先找剩下的工程量是已修工作量的几倍,那么剩下的工作时间也是已修时间的几倍。
解法4,从工程问题考虑:
1÷(1/5÷4)-4
用工作量除以工作效率得出总工作时间,拿总工时减去已修工时就是剩下工时。
解法5,从对应关系考虑:
4÷1/5-4
是把修这条路的总时间看作单位“1”,即总工时的1/5用4天,从而找出总工时,再减去已修工时。
解法6,从比例角度考虑:
解,设剩下的还要X天修完。
(1-1/5):X=1/5:4
剩下的工作量比剩下的工时,等于已修的工作量比已修的工时。
解法7,从方程角度考虑:
X+4=500÷(5001×1/5÷4)
除用一题多解来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外,也可采用一题多变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
四、通过启发诱导,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所谓思维的独创性是指思维的最高层次,是指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独立,大胆地发现问题的思维形式,所发现的问题与众不同,具有独创意识,而且别出心裁。教学中,通过老师的启发,诱导解答各种分数应用题或其它应用题来培养。
例,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地里播种小麦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2,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
本题按书上的做法是按比例分配,先找出总份数,然后找出小麦、玉米的播种面积各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最后得出结果。
3+2=5
100×3/5=60(公顷) 100×2/5=40(公顷)
通过老师启发诱导,也可把两个量的比较化为分数问题,即小麦播种面积粘玉米的3/2,把玉米播种面积看作单位“1”,要求玉米的播种面积列式为:
100÷(1+3/2)=40(公顷)
100—40=60(公顷)是小麦面积
这种思路一出现,立刻就有学生想到,也可以把小麦播种面积看作单位“1”,而玉米的播种面积占小麦的2/3,列式为:
100÷(1+2/3)=60(公顷)是玉米面积
100—40=60(公顷) 是小麦面积
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探索,解题思路不受限制,而且能使知识互相牵引,从而培养学生的独创意识。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只要学生能够抓住题中的关键句子,摆脱例题解法的局限性,自己大胆尝试、敢于创新、方法灵活,就能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究竟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人只是谈些粗浅的看法,许多方法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