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 刘淑玲
如何打造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华州街道办西关小学 刘淑玲
众所周知,课程改革以来来,给比较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但大多数的语文课堂还是那么没有生气,不能带来耳目一新的变化。大多学生却是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他人。学生被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而教师也往往全身心地投入在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中,一个又一个地抛出那看似华美的问题。一节课就在这样看似“热热闹闹”的气氛中结束了,长此以往让很多学生的思想、个性受到抑制,无法快乐学习语文。要改变语文课堂的这种现状,关键还是教师,那教师该怎样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呢?
一、寓教于乐,引“生”入胜
儿童世界是一个充满情趣的世界。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未形成,学习完全凭兴趣。如果课堂教学缺乏趣味,就会导致学生“厌学”、“怕学”和“拒学”。因此,教学中重视引领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注重“情境教学”,强调以成功感和自信心来激励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动机,竭力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就显得十分重要。
如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第一自然段时,为了帮助学生体会小鱼的可怜,我先让学生读一读这个自然段,然后把黑板当作沙滩,在上面画上许许多多的小鱼,圈在大大小小的水洼里。我悲伤的说:“太阳越升越高,水洼里的水越来越少,鱼儿们在想什么?”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鱼儿们想快点回到大海。”我又问:“如果你们就是这些小鱼,你们的的感受是什么?”有的学生难受地说:“好热呀!”有的学生害怕地说:“水怎么越来越少了。”还有的学生伤心的说:“唉,我快要被太阳晒干了。”孩子们的心一下子被揪住了,当他们再次读第一段时,他们的语气中充满了对小鱼的同情,他们的心里多么希望小鱼快一点回到大海。由此可见,这样的课堂教学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二、民主互动,增强沟通
新课程明确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师帮助和引导学生自主认知、经历、体验并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合作、协作的关系。”教室就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每个孩子都有提问、发言的权利。课堂教学要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探讨的新面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只起到组织、示范、引导作用。小学教学,最核心的人际关系就是师生关系,小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占了小学阶段的大部分时间,良好的师生互动,是对小学生人际关系的肯定,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同时也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学习方法和行为处事方式。
例如:在讲解《七颗钻石》这篇文章时,可以通过叙述地球上有过一次旱灾,几个月没有下一次雨,从而导致了河流、水井等都干涸了。树木、草原等都干枯了,小动物渴死了很多等。接着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同学们有谁知道水的作用是什么呢?”通过学生的回答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到水的重要性,没有水动物植物都会都会死掉。同时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如学生获得一罐水,那么学生们会如何处理呢?促使学生展开想象,并叙述自身的理由,从而更好的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断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个性教学,百花争艳
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结论,如果讲得有道理,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即便是与教材中的叙述有所出入,教师也不应该硬将教材中的结论强加给学生,因为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经历由不完整到完整的过程,让学生真实的坦诚自己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在认真思维基础上的答案,这样,学生才会放下包袱,开动机器,这样,才会百花齐放,百花争艳。
学习《蚂蚁和蝈蝈》时,让学生说说如果你就是悠闲自得的蝈蝈,你会怎样嘲笑蚂蚁,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我会笑它们是笨蛋。有的说:我会说傻瓜快到大树下乘凉吧。等等。这些是学生内心的话,对老师来说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都应予以肯定,即使是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这样,每个学生都能自始至终情绪高昂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在探索中所出现的闪光点进行鼓励,正确的探索结论要鼓励,对于错误的观点,教师也要婉转地向该生提出他的观点中所存在的漏洞和其他的错因,这些错误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由参与交流的其他同学提出,从而引起该生本人的深入思考。只有在教学中不断重视对学生认知的过程和认知的方法进行教育,才是真正做到了创新教育。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想打造有魅力的课堂,除了创新课堂形式,具有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外,教师课堂上还要真正地走下讲台,和学生民主互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民主的氛围。在传统课堂模式已经不被学生认可的情况下,只有精心打造富有魅力的创造性的个性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