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一些问题思考 胡荣辉
2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一些问题思考
四川省沐川中学校 胡荣辉
信息技术对于我们来说,是无处不在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已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信息技术这门新兴课程的教学越来越引起和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此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有必要得到学校、社会、家长、教师和学生等的关注。掌握足够的信息技木知识对高中生以后的发展和信息素养的提高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社会快速发展和经济持续增进的今天,信息技术的教学对学生的知识和思维结构以及实践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学生的整体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人从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多年,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有一些思考,现将它简单的整理出来,与教学同仁商榷。
一、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差异性给课堂教学带来障碍
我们学校地处山区贫困县县城,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学生在入学之前的先备知识存在一定差别,接受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也各有不同。有的学生的初中是在农村读的,平时很少甚至没有接触过电脑,有的在初中甚至都没上过信息技术课。而有的学生家庭条件较好,平时接触电脑的机会比较多,这就导致学生的电脑水平不尽相同。另外城镇中学所使用的教材、设备及教学理念都比农村中学先进很多,且各个乡镇和各个乡村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普遍情况给教师课堂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障碍,如果高中信息技木教师忽视了这一点,对全班学生釆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基础差的学生学得更差,而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上可采取分层次教学或小组协作式教学。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实际操作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而小组协作式教学介于班集体教学和个别学习之间,较容易发挥集体教学和个别学习的长处。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差异分成若干小组,使小组内部成员的能力水平呈梯形分布,使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缩短差距,达到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平衡。
二、师生对信息技术课程认识有偏差
目前仍有不好教师和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就是操作计算机。这其实不仅是概念上的混淆,更是在学科教学的理念和认识上存在着严重的偏差。就技术层面而言,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木。把信息技术课直接等同于计算机课的这种观念,直接消减了教学内容,也与新课标所制定的三维目标不符合。计算机课的目标基本界定在对计算机的了解与应用层面上,而信息技术课的目标要培养的是人的综合信息技木素养。通过信息技木课程的学习来培养学生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对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在熟悉并利用技术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纠正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可利用学校的一些舆论工具,如学校广播、黑板报、校园网、微信群、QQ群等,提高全体师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思想认识水平及其学习自觉性。
三、课堂教学方法上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实际操作水平的提高
在处理理论知识的讲授和操作技能的培养二者的关系上,多数教师通常采取先讲解理论知识,理论讲完后再上学生上机训练;极个别教师在讲授理论时根本不到机房,而是拿着书本照本宣科,这样做的结果,学生不能真正弄明白理论知识的精要所在,在操作技能训练时,也就无法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本人较倾向于侧重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上,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如涉及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可结合操作实例向学生讲授。采取这种方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理论理解得透彻、操作得到了巩固。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如在讲授“多媒体作品制作”这一模块时,由于windos 7的基本操作方法学生已经掌握,教学中只需要简单介绍相关软件与windos 7一般操作相异的地方,再提出操作要求和目的,然后把机器交给学生,具体的操作过程则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由发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这样,学生运用以往学习过的相关知识来完成自己的多媒体作品制作。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们常常为寻找一种最佳的方法而展开热烈地讨论,通过自己实践,最后把具有个人风格的多媒体作品展现给全班同学欣赏,在欣赏别人作品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又受到启发,从而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自己操作水平。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学生对这门课程了解还是不多,对它的发展前景认识不明确,因此学习参与积极性不高。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强化学生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使学生形成驰骋于信息社会必要的能力,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