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语感培养之我见 姚琳
初中英语语感培养之我见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瓜坡镇中学 姚 琳
语感是掌握一门语言并能熟练地使用该语言的基本途径。它是一种难以明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对语言的感觉。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有时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但又说不清其原因,这实际上就是语感在起作用。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英语时对母语的依赖是非常大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有着太多的局限性,基本上只有充分地利用课堂这一场所来实践语言。而且,学习英语时一定要有个良好的语感。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一、在用英语思维中形成良好的语感
英语思维能力是直接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它既是英语学习的目的,同是又是影响英语学习的过程变量。培养学生直接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对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制定有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从而推动学生英语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
用英语进行直接思维必须有良好的英语语言氛围。这首先取决于教师本身的英语素养,教师本身的教学语言不仅构成了语言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更是创设浓郁的英语氛围、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直接思维的主心轴。假如我们老师能用一口比较流利的英语教学的话,我们的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也会深受其感染而不知不觉地用英语参与到英语实践活动中来,并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从而促使英语语感的初步形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尽量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我们也可以借助一定的体态语以及教学媒体,尽量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思维习惯对英语教学的负面影响,创设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促进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同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让学生从“中文→英文”的翻译过程中获得信息或语言知识,而要鼓励学生从“英文→英文”的直接英语思维中提取语言信息,并在一定语境中通过强化、运用形成良好的语感。
二、在朗读、背诵英语习惯中培养语感
著名语言学家朱光潜说过:“我觉得初学外语者与其费那么大劲去死记单词,做那些支离破碎的语法练习,倒不如精选几篇经得起仔细推敲的文章作品,把它们读透背熟,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营养,这样就会培养其敏锐的语感。”通过多朗读,多背诵,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句子或文章的意思。大家知道,对于某一门语言的学习,不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模仿过程都是起初学习的一个必要环节,而大量的语言信息输入却是模仿的关键特征,这种输入,是英语学习的源泉。只有输入大量的语言信息,学习者才能有语言信息的输出。文章是作者情趣意旨的表现,只有经过反复阅读,才能对文章的情趣意旨获得真切的感受,激起自己的情感潜流,产生共鸣,从中获得为文之道。理解是背诵的基础,背诵是理解的高级阶段,是一种深层次的阅读。背诵是集中大量强化语言信息输入输出促进语感形成的有效手段。背诵一些英语短语、经典段落和课文,不仅仅可以提升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的英语语感,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因此,我在日常教学时尽量要求学生多读多背,并且要求他们在阅读时注重语音语调,意群停顿,读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来。每天利用早读或晨读阅读半小时英语,对于教材中的对话基本都要求学生在课前背出,并在课上组织学生进行形象化的表演。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精神,而传达这种精神的媒介就是音调,再从音调中体会出语感。日常教学中,我经常教给学生一些英语小诗、谚语、小短文等,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爱好,而且同时还有助于把握音调。另外,我还时常在班级举行阅读、背诵比赛,组织学生举办英语沙龙,这既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背诵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三、在写作训练中发展英语语感
语感的培养和形成依赖于多读和多听,这种培养和形成常常是潜意识的。而要使得语感能充分得以表现和走向成熟,则要依赖于经常性的写作训练,这样才能由潜意识进入有意识,由内需潜能转化为外在行动,从而才能使得语感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要学好英语,发展英语语感,就要重视写作训练。对英语读、听、说的最好反馈就是写作。英语的写通常有抄写、默写、听写和写作,抄写、默写、听写是机械的写;而写作则是创造性的写。写作训练对于英语语感的发展极有好处。我在训练学生进行英语写作时,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着眼于基本词汇的积累和运用,对基本句型和常用句型的训练予以强化,力求使得写作表达正确、流畅,然后再逐渐扩大到其他形式文体的写作,如看图作文、材料作文等,循序渐进,指导学生掌握常见文体的写作方法,帮助学生正确掌握运用过渡词语和逻辑关联用语使短文保持连贯流畅,富有情趣。通过这样不断的写作训练,从而发展学生的英语语感。
总之,语感是相当奇妙的,它不但能够有效提高英语成绩,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语感培养已经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有培养语感的意识,教授相关的方法,采取相关的策略,帮助学生在英语教学中逐步产生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