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中学美术主题教学策论研究 王倩

    中学美术主题教学策论研究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瓜坡镇中学      王  倩

    主题式美术教学活动是以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探究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创新精神和素质的整体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活动过程。因此,教学活动方式必须是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并通过自主学习、小组活动完成发展任务。由于学生素质发展的多层次、多侧面,所以活动的方式也呈现多种形态。如:探究型、协作型、体验型、创造型、应用型、游戏型等,本文将对几种学习活动方式的具体操作做实践性研究。

    一、探究型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美术教师要重新树立美术课程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认识到美术欣赏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重视美术欣赏教学,从而在美术课程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美术欣赏教学,注重对于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通过探究性教学研究和探索,不断改进美术欣赏教学方法,创新教学途径,实现对于中学生美术欣赏的高效教学目标。

    例如,在立体派美术作品的欣赏课教学中,我把两课时集中为一次上。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搜集有关资料,包括毕加索的生平、作品介绍,毕加索及立体派的作品等。我做了充分的教具准备,收集了毕加索的大量作品、自动幻灯机及立体派作品幻灯片等。上课时,把准备好的作品及学生搜集到的作品都挂出来,并组织学生自由讨论:立体派美术作品有什么特征?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虽然这种讨论非常不成熟,但是却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在这样一种情景中,综合运用自己的知识去判断问题、思考问题,并在讨论之后,给出一系列具有时代感和综合性的问题,启发学生通过书面的形式,谈谈你对作品的认识,如何看待毕加索的作品,艺术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等,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更好地理解作品。有利于激发和唤醒学生的主题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进行作品的艺术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力,理解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体验型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体验式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实践活动呈现出来的,体验式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同学们的视觉、听觉以及触觉等多方面的感觉器官受到一定的触动,进而再获得对客体的整体认知。在探究美术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去感知一些抽象的知识,学生们也会通过自身的实践对生活中存在着的艺术有一个更为确切的体会,进而再获得审美感受和创作的冲动。

    例如,在欣赏《你、我、他》这节课时,由于学生之前没有真正地接触过肖像画,对人体的比例与结构等都缺乏正确的认识。这个时候,美术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都准备好一个小镜子,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们通过镜子去观察和触摸,感受自己的面部轮廓与骨骼。然后,再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五官部位进行必要的测量,并且记录下测量的结果,渐渐地,学生也会对人的面部比例以及特殊性等方面有一个较为深刻的体验。此外,为了让学生对人物的面部特征的轮廓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上台进行表演“喜、怒、哀、乐、惊”等面部表情,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教师再引导其他的学生进行细心的观察,并且进行讨论:人物的面部表情都是通过哪些五官表现出来的?通过观察和适时的引导,学生在后面的作画中也就自然而然地通过之前的实践,将所看到的所想到的实践认知运用到绘画当中,这样的绘画也就不再会千篇一律或者是没有任何特色了。同学们也都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和体验,在画中将自己的独特感悟体现出来,而且还能够表现出独特的个性色彩来。

    三、创造型 

    人文主义的研究认为:“人人都有创造力,创造是人的一种潜能”。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个性的差异,因此教师就应利用各种方式激励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身的价值。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闪光点。不要轻易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作出否定的评价,要注意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因为每个学生的审美观点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多肯定少否定才能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同学们自由想象,无论是差生还是优生,我们都应给他们树立自信心。

    如我在多媒体讲《平面成中的点、线、面》这一课时,通过看欣赏光磉视频,让同学们直接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点、线、面形态的存在,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思维领域。在做作业时,每个同学都画出了自己形态各异、多姿多彩的画.虽然有些学生的造型不是很准确,但想象力丰富,并且也都具备了点、线、面的基本要求,因此都应给予肯定的评价。这样及时指出了他们的优点,适时的帮助克服他们的不足之处,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思维能力也开阔了,并能根据命题发挥其想象力,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引导和积极的探索,及时发现学生创造的火花放飞思维,以美术教学为平台给学生撒播创新的种子,激励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以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创造性,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活动,为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开垦一片肥沃的土壤。

        总之,在主题教学的进行中,主题内容并不是由一个个单一的美术活动来完成,而是给学生充分感知、自主探索、自由讨论的时间与空间,通过一系列的诸如欣赏、参观、收集、讨论、探究、创新等的活动,学生的表达与创造的欲望被大大激发,这时的美术便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表达表现的工具。这样的“主题式美术教育”,其意义已不仅仅局限于美术方面,而是以行为习惯、经验智慧、审美情趣、情感态度为价值取向,使每个学生获得和谐的发展。


    点击次数:123  发布日期:2019/1/30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