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会数学课改理念 提升教育教学实效 曲君
融会数学课改理念 提升教育教学实效
◎ 陕西省渭南市实验小学 曲 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提升一直是广大教师关注的话题。大部分学者认为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非常重要。的确,优良的教学方法可以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是,近年来,笔者也发现,课堂教学涉及的环节比较多,其中教学反馈这个环节不容忽视。通过教学反馈,可以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思想火花的碰撞,促进学生发散数学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近年来,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进行了研究。笔者认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实效性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更新教学观念,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一切围绕学生的自主发展”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己任。所以,所有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彻底更新教学观念,重新开始用新课改的理念去教学是提高当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任务。重新定位教师角色。新课改要求转变教师教的方式,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原来教师是主角位置,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把原来单向灌输式、填鸭式教学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合作交流式教学。改变学生学的方式。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只有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效率才是最高的,创新的火花才会爆发。因此,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例如,教师在讲解《简单的统计活动》时,就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将学生常见的硬币拿到讲台上投掷,分六次投掷,让学生记录投掷结果,在记录时,学生可能会发现这几次结果是不对等的、不平均的,有时反面次数多,有时正面次数多,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硬币事件进行讨论,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的学生认为是随机的,有的则认为下一次可能会是正面的,还有的可能会认为是由于硬币质量的问题。教师在这时就可以顺势引出统计思想,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思想方法来体验数学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并且“合作学习”有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所谓“团队精神”就是要有主人翁的意识,有集体荣辱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与其他合作伙伴一起解决问题,共同攻克难关。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学生可以体验到团结协作、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快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解决数学问题就是对团队精神潜移默化地培养。
如:我在教学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一课中展开了一些尝试。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树叶的周长,从而加深对周长的认识。片段如下: 师:大家都收集了好多树叶,现在每人拿出一片树叶,你能指出树叶的周长吗? 生:能……(学生动手指一指)师:我们已知道了什么是树叶的周长,你能借助已有的工具求出树叶的周长吗?(同桌讨论) 师:你准备怎样来求出周长? 生1:用尺量。 生2:不好,树叶弯弯的,量不准的。 生3:先用线围一围,再量出线的长度就可以了。 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学生手忙脚乱的时候,教师提问。 师:在操作时自己又要按住树叶又要围线,你觉得方便吗?那该怎么办呢? 生1:有人帮忙就好了。 生2:我们两个人一起来量。 师:对啊,我们一人按住树叶,一人围线,就方便多了,让我们同桌合作一起来测量树叶的周长吧!
通过小小的一个提问,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深刻地体会到这个活动必须合作才能完成,为合作意识的培养提供了物质环境,也让学生明白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更好地进行动手操作,提高合作的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对于孩子来说好奇心是天性,他们有很多很多的问题,他们对一切都感新鲜、富于想象。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教师的职责。学生有了创新意识,才会一直处于积极主动利用最优、最佳、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做题,学生做一些习题是必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推理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长期以来我们数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过多的、盲目的、仅仅为了应付考试的习题训练,不仅束缚了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我们日常每一节课都要注重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我们要多问学生“为什么”;“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果从这个方面想,你想到什么”;看到这个条件,你想到什么”。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课前我要求学生先预习课文,预习完之后尝试完成书本的习题并且根据本节课,你有什么困惑?请提出一条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有商的不变规律和分数的意义的基础知识,自学本节课困难不大。第二天上课时,有2个学生提出了两条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能不能同时乘以一个小数,而分数的大小不变呢?
问题2:为什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而数学大小不变呢?
2个有价值的问题的提出,解决我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我做补充。虽然大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什么价值,但是我上课时提醒学生围绕本课的重点提出有价值的一个大问题,并且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很好地培养,培养了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创新意识,会独立的提出问题,进而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总之,在新课改中深化课堂改革,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最重要的一环是改进课堂教学。教师对教材的系统性掌握得好,体会理解编者的意图,有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其课堂教学一定会生动活泼,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永葆青春活力,使教育教学水平不断的登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