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理解、尊重学生是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 于德宏
爱、理解、尊重学生是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
◎ 河北省州镇第二中学 于德宏
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这个问题,已被越来越多的德育工作特别是班主任所认识。那么,如何做好班主任方面的德育工作呢?个人的经验感受是:爱、理解、尊重,是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前提。
记得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这样的话:“吗、诶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国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老人也说过“只有爱,才最富有启迪性,改变的效果最持久最牢固。”用真挚的感情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是对人民教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体现。那么,我是怎样以这种方式,去做学生的德育工作的呢?
一、热爱学生要细致入微,从点滴做起,做到“随风潜入夜,任务细无声”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他们从入学第天起就需要得到老师的温暖和关爱。多年来。一直坚持从爱出发循循善诱,从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入手,耐心细致地做好班主任工作,扶优抓差,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成长。我通过细致的家访调查、触膝谈心等形式,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是关心和帮助他们,对学生在课内校内发生的事,班主 任要管,在家里和社会上发生的事、班主任也要管。要掌握学生的第一手材料,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未了增进师生的感情,充分了解学生。我经常在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起劳动,做到师生同甘共苦做学生的贴心人。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在老师身边就像在父母身边一样心灵的幼苗,始终在宽松适宜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二、爱学生应该从爱每个学生开始,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像慈母一样,爱他的所有学生
我对学生爱,特别表现在对后进生的关心上。我认为,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艰巨而光荣的任务。那种“尖子宠,差生仍”的做法,是违背教育方针的。心理学家认为:只有爱,才最富有持久性、爆炸性的效应。对后进生,我既看到他们的不足,也看到他们的闪光点,批评既中肯又宽容。正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会更加强烈。用宽容去感化他们,从而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三、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既要爱全体学生,又要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学会
我们的学生来自各方,由于家庭经济、父母文化程度、家教水平、周围环境、社会因素等各方都有差异,所以每个学生的各自情况,各不相同,而老师的教育教学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就需要老师“因材施教”“因人制宜”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学生。
记得那一年,我接任八年级班主任,班上有名学生叫邱国宾,他父母离异,他和弟弟跟七十多岁的爷爷生活在一起,父亲先是经常外出,后来有因车祸离开了他们,母亲不知去向,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的孩子该是怎样,我们就可想而知了。家庭的种种不幸,生活的种种磨难,终于使这个幼小的心灵难以承受。有一天,他很晚才到学校,他对我说:“老师,我不念了,家里没钱供我上学,看着他幼稚单纯的面孔,看着他那无奈的目光,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低沉的对他说:“你一定要坚持上学,缺什么、有什么困难跟老师说,他没再说什么。当他离开我的时候,我的眼泪怎么也抑制不住了,这么幼小的心灵,怎么能承受住如此沉重的打击?没爹又没娘,多么命苦的孩子,多么微弱的生灵,一种同情、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感,顿时涌上我的心头。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他、爱护他,使他能和其他同学一样,愉快幸福的生活。当天晚上,我顾不上回家吃饭,直奔他的家,劝他的爷爷让他上学读书,并拿出白天为他买好的学习用具,而对他们很难的家境,看到这老小无奈的面孔,我当即掏出身上的百十元钱,交给老人,老人感动的掉下了眼泪,连声说“谢谢老师”从那以后,我对他更是无微不至的关怀,秋天到了,我为他准备好换季衣服,别的同学从家里拿了小褥垫,我就马上让爱人为他做一个,我把满腔的爱倾注于这个不幸的孩子身上。最后,终于使他以优异成绩完成中学学业,在毕业典礼结束的时候,他来到我班级门口,深情地向我鞠了一个躬,满眼泪花的说“老师,我永远忘不了您,谢谢您。”那种真挚的师生情,我终身难忘。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爱,必然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要求,从而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德育工作,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几十年来,我在德育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可以说是爱的硕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教学生涯,那就是“爱的奉献,爱的收获。”
在教育这块土壤上耕耘是我的夙愿。而追求德育教育的成功,是我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今后我要更加努力,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全部力量。